新闻
图文:百亿大项目 夯实黄冈振兴崛起底盘
2018
01/26
09:14

(原标题:图文:百亿大项目 夯实黄冈振兴崛起底盘)

湖北日报讯 图为:晨鸣项目建设现场

图为:伊利追加投资再建一座新工厂

图为:黄冈城区地下管廊PPP项目

发展是硬道理,项目是硬支撑。建设区域性增长极,引进、落地、投产多少重大项目,是必须突破增长的硬指标。

黄冈以农业大市著称,工业历来短板,“谈农业一整天,谈工业一支烟”,就是这种状况的生动写照。然而,老区要振兴崛起,必须戴上一顶“工业大市”的帽子。黄冈人为此付出艰苦努力,一段时期内,引进企业的数量增长迅速,项目投资额从数千万元到过亿元,再到过10亿元。

然而,投资过百亿元项目的缺席,使黄冈工业实力迟迟未能实现质的飞跃。数据显示,到2017年底,黄冈拥有规模以上企业1496家,数量连续3年居全省第四位,但户均实现产值仅1.5亿元,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全市大型工业企业只有10余家,年产值过50亿元的工业企业只有湖北祥云化工1家。

黄冈人毫不气馁,以“不胜不休”的老区精神持续发力。三年不鸣,一鸣惊人,进入新时代,突破迅疾而来——

2017年,黄冈市区落实引进了4家百亿级企业,包括投资281亿元的晨鸣浆纤纱项目、投资135亿元的绿宇环保项目、投资202亿元的威马新能源汽车项目、投资110亿元的中外新材产业园项目。其中,晨鸣项目更创造了黄冈有史以来单体投资之最。

更令人惊喜的是,这批项目不仅投资规模大,而且工艺技术领先、辐射带动能力强,符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有望带动更多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黄冈,形成产业集群。

目前,晨鸣、绿宇、威马3个项目已先后开工,中外新材项目也紧锣密鼓推进,很快将开工建设。

据介绍,这些项目达产并完善产业配套后,黄冈将首次拥有千亿产业集群,首次拥有年销售额近500亿元、税收过50亿元的企业,鄂东乃至全省的工业经济格局将为之一新。黄冈工业发展滞后的局面将由此改变,为加快老区振兴崛起、决胜全面小康提供有力支撑。

除工业项目外,交通和城市建设等投资也在向百亿级别提升。总投资100.8亿元的安庆至九江铁路黄梅段、总投资176.6亿元的黄冈至黄梅铁路开工建设;黄冈市区的白潭湖片区全面推进以大健康大金融大文旅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项目总投资超过300亿元;全市PPP项目落地17个,总投资329亿元,分别居全省第1位和第3位……

明月当空并不会遮掩满天星光。一大批10亿元以上项目正加速改变黄冈的基础设施和旅游等服务业面貌——总投资29.4亿元的武穴长江公路大桥(武穴段)、总投资39.1亿元的棋盘洲长江大桥、总投资14亿元的麻竹高速延长线、总投资10亿元的武汉新港江北铁路、总投资22.9亿元的浠水河生态整治工程、总投资10亿元的卓尔胜利小镇项目进展顺利。

今天的项目预示着明天的增长。随着众多投资项目、特别是百亿大项目如春雨般不断洒落在大别山下的这片热土,黄冈革命老区振兴崛起的底盘越来越坚实,建设区域性增长极的步伐越来越铿锵有力!

招商引资“一号工程”

最强新政引来资本活水

资本是最活跃的经济要素。招商引资,是一个地区快速发展的源头活水。

2017年6月,黄冈出台《关于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的意见》《黄冈市招商引资八项政策清单》。这是该市首次将招商引资明确为经济发展头号工程,首次以清单方式大力度推出高含金量政策,被企业及投资者誉为“黄冈史上最强招商新政”。

黄冈联手省新闻办,将“一号工程”向全球媒体发布,一时间,黄冈的开放形象引来众多追逐的目光。在“一号工程”效应带动下,源头活水滚滚而来。2017年,黄冈市新引进重点项目603个,其中新引进5亿以上重大项目128个,新开工项目408个,新投产项目301个,新增固定资产金额790.9亿元。

“一号工程”引领抓招商

黄冈出台的“1+8”招商新政,从财政、土地、科技、金融、人才等方面入手,围绕企业创新发展、降低企业成本、金融支持、高层次人才引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新经济等方面出台了46条支持措施,把最优惠的政策给企业,用最优厚的待遇鼓励创新,可谓条条是“干货”,“含金量”十足。

新政对外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对内则让招商、安商、惠商氛围日益浓厚。

2017年,黄冈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和专题会7次研究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密度督办,亲临一线推动重大项目落户和建设。

市直各产业招商分局挂帅领导以及各县市区“四大家”领导纷纷领衔出征,各部门各专班积极外出对接企业,全市各级领导带队外出招商共计700余人次,搜集信息500余条。

“一号工程”持续发力,各地喜报不断。

2017年,武穴市招引项目74个,协议固定资产投资406亿元,实际固定资产到位资金97.8亿元。

2017年,黄梅县招引项目69个,协议固定资产投资169亿元,实际固定资产到位资金83.6亿元。

市区更是突破性引进4大百亿项目,加上白潭湖片区综合开发,总投资过千亿元,凸显了在招商引资方面的龙头作用。

扩宽路径创新抓招商

资本招商:2017年1月,黄冈抢抓中国证监会出台IPO绿色通道政策机遇,在武汉举行资本市场助推黄冈脱贫攻坚招商推介会,吸引了全国200余位金融家、企业家前来赴会。会上,9家企业、证券、投资机构与黄冈6个贫困县市签订协议,就搬迁上市合作、保荐承销上市、并购重组、新项目投资等5个方面展开合作,现场签约总投资金额达16亿元。

黄冈与长江产业基金合作,设立了总规模60亿元的长江黄冈产业投资基金,通过资本助力,先后引进了绿宇环保和威马新能源汽车两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达337亿元。

产业招商:围绕建筑建材和现代家居产业,引进了中外新材产业基地和司米橱柜项目。围绕旅游、医药等传统优势产业,引进了卓尔全域旅游、招商局集团蕲春健康产业新城等项目。

以商招商:深入实施黄冈楚商回归工程,市政府聘请汪林朋、阎志、陈九霖等黄冈籍知名企业家为“招商大使”,带动黄冈籍企业家纷纷回乡投资。北京居然之家集团在黄冈市区打造“居然之家城市森林综合体”,昆仑控股集团在白潭湖片区打造国际健康城项目。

突出平台聚集抓招商

2017年7月,黄冈首次在“华创会”举办专场活动,现场共签约15个项目,协议投资额115亿元,涉及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文化旅游、高端家居和现代农业等。

此后,第三届楚商大会、黄冈中学校友峰会招商推介、2017鄂港澳粤经贸洽谈活动等平台上,黄冈不断上演着集中签约的好戏。其中,第三届楚商大会主会场签约项目3个,总投资150亿元;楚商大会黄冈专场签约12个项目,协议投资额233.9亿元;鄂港澳粤经贸洽谈活动签约项目3个,总投资293.5亿元。

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加快推进。2018年1月18日,黄冈市与武汉东湖高新区签订《深化共建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协议书》,目前投融资平台组建、园区规划调整等工作已启动。

下一步,黄冈将继续深挖黄冈楚商、黄冈校友、市校合作、大别山金融工程等平台优势,为招商引资拓展更大空间。

优化环境支撑抓招商

前方招商,后方安商。黄冈进一步优化招商环境,强化项目综合承载力,为大招商、招大商提供坚强支撑。

黄冈高新区、黄冈产业园等园区大力推动扩容扩规,对园区内闲置以及低效利用土地和有关资源着力盘活,扩展产业园区发展空间。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不断完善,积极探索设立和壮大投融资平台,拓宽建设资金筹措渠道,提高园区建设资金的保障力度。园区内标准厂房、人才公寓、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加紧建设,为项目快速落户和建设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功能。

资本和企业愿不愿意到一个地方去,关键还是看当地的营商环境是否优质。黄冈强化措施,确保把“一号工程”提出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实落细。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化服务意识,搭建“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平台,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办事效率,让企业少跑路,降低企业建设和经营成本。

改革引领时代,创新决定未来。2018年,黄冈招商引资瞄准了更高目标:全年力争新引进亿元项目300个以上,协议投资额2000亿元以上,资金到位率40%以上。

据市招商局负责人介绍,今后工作要以扩大产业投资为目标,激活民营经济,补强工业短板,抓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促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项目注册率、开工率、投产率和资金到位率进一步提高。

黄冈百亿项目名片

晨鸣浆纤纱一体化项目

该项目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项目,是对黄冈工业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特大项目。项目总投资281亿元,建设内容包括年产化学浆30万吨、粘胶纤维50万吨、纺纱50万吨,配套化学品制备和热电联产、综合码头等工程。其中,一期总投资170亿元,建设期两年半,全部工程2019年7月竣工。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21亿元,税收22亿元,税后利润28亿元,直接创造就业岗位约8000个。

绿宇环保项目

由浙江绿宇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兴建,计划总投资135亿元。一期工程投资60亿元,年产40万吨化纤长丝和环保面料,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生态环保要求,属长江黄冈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其中,2017年完成投资20亿元,2018年完成投资30亿元,2019年完成投资10亿元。一期工程达产后年产值92亿元,实现年税收12亿元,创造就业岗位8000个。计划5年内达到100万吨产能、400亿元年产值。该项目已于2017年3月开工建设。

威马新能源智能汽车项目

由2016年中国独角兽榜单企业威马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投资兴建,计划总投资202亿元。其中一期投资101.2亿元,建设年产15万台新能源智能汽车和传统汽车整车(预留30万台产能)生产线。二期投资100.8亿元,建设年产15万台新能源智能汽车和传统汽车整车生产线。该项目已于2018年1月开工建设,项目2025年全部达产后实现年销售收入499亿元以上,年税收69.5亿元。其中,一期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73亿元以上、税收31.2亿元以上。

中外新材技术交流产业基地项目

该项目与上海建筑联盟合作,计划投资110亿元,主要发展装配式建筑以及绿色建材产业,争创国家绿色建材基地和湖北省特色重点项目。项目选址在南湖工业园内,分南北两区。其中南区一期投资25亿元,建设周期2年。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年产值超过110亿元,年税收约10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3000个。

策划:黄冈市委宣传部 黄冈市招商局摄影:罗学珊

(原标题:图文:百亿大项目 夯实黄冈振兴崛起底盘)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