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33.7%背后的产业机遇丨成都经济新开局
2021
05/10
08:30

前几天发布的《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1》显示,成都再诞生两家独角兽企业——

一家从事研发和产业化的成都威斯克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其研发的新冠疫苗,是国家批准进入临床试验的11款新冠疫苗之一;另一家是成都拟合未来科技有限公司,系国内居家智能健身的佼佼者。至此,仅成都高新区就有6家独角兽企业。

“独角兽”,是指成立10年以内、估值超过10亿美元、获得过私募投资且尚未上市的企业,因发展速度快、稀少而备受投资者青睐。其诞生,意味着这一产业发展已经成势,新生力量正在成为城市经济动能转换、提质增效的强劲动力。

有心人已经从中看到了成都的产业机遇:无论是生物医药,还是智能领域,均是成都制造业重点发展方向。从今年一季度工业“成绩单”看,成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6%,两年平均增长7.4%。其中,工业投资增长33.7%,投资增速比全国高6.5个百分点。

亮眼的成绩单背后,又蕴含着哪些产业机遇?

圈的机遇:

“集聚”与“磁石”

“双千”发布会已成为成都场景营城的品牌活动。前不久,该活动又举行了提升产业功能区创新基础能力专场,400多个新场景新产品共同亮相,进一步释放新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活动里亮相的“产业功能区”,相当有成都特色。2017年以来,成都以生态圈引领功能区错位协同发展,形成了“5+1+1”产业体系-14个产业生态圈-66个产业功能区三级协同支撑体系,从“圈”的机遇,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刚刚破万亿的电子信息产业,是成都“圈”时代的成果之一。在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的龙头企业成都京东方附近,迅速聚集起一批新型显示企业,极米科技,就与路维光电、LG化学、深天马、中光电、TCL等企业一同在列。而郫都区签约的东方氢能产业园,落户在成都现代工业港产业功能区,园区内共有市场主体企业1600余家,其中工业制造类近1000家。

▲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

其中,生产要素集聚不仅有效降低了产业链协作企业的配套成本,也提高了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吸引头部企业加速布局。这个“圈”里,有英特尔、IBM、戴尔、华为等60余家世界500强和国际知名公司,60余万从业人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00余户,其中电子制造业500余户。

在成都工业“成绩单”中,一组数据也颇具“成都特色”:龙头企业生产提速,30户工业龙头企业增加值增长18.4%,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7.0个百分点。

记者注意到,在成都产业生态圈的建设中,头部企业通常扮演磁石作用,起到吸引上下游产业链的作用。以成都京东方为例,过去5年里,有超过20家上下游企业因成都京东方而来,而该企业恰好位于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推动城市产业生态成长。

今年一季度,成都工业投资增长33.7%,投资增速比全国高6.5个百分点——投资的增长,饱含了“圈”的机遇。

▲成都京东方

新赛道的机遇:

在差距最小的领域下好“先手棋”

4月8日,首届腾讯STAC科创联合大会上,腾讯人工智能科创联合体官宣落地成都,并联合高校成立人工智能科教联盟。

此时,距离工信部支持成都创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仅仅过去两月时间。作为西部唯一入选城市,这也是对成都人工智能发展的极高认可。

事实上,人工智能这样的新赛道,被成都认为城市产业的新优势。成都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曾提出,要顺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导向,聚焦前沿细分行业,在差距最小的领域下好“先手棋”。

今年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7%,其中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航空航天器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49.5%、32.9%、48.1%。

一季度,成都经开区集中开工的20个项目中,既有威马汽车全球研发总部及西部运营中心这类整车项目,也包括中德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四川试验基地封闭测试场等项目,加速了成都在全国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版图的建立。

为招引这些新赛道的“合伙人”,成都对外发出了不少“清单”,背后尽显产业机遇。记者注意到,郫都区今年发布了该区城市场景机会清单,共涉及智能生产、智能生活、绿色生态、智慧治理等城市场景机会49项,总投资额1582.4亿元,其中占比最大的为智能生活场景机会清单,共涵盖项目26个。

甚至,成都还专门设置了成都科创投集团的成立,将加大国有资本对科技创新的赋能支持力度,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合伙人”纷至沓来,已经反映了成都新赛道的江湖地位。4月8日,总投资6亿元的百度5G智慧城智能驾驶项目宣布落地成都,为区内相关企业提供智能网联测试和应用。一天后,腾讯宣布在成都设立腾讯人工智能科创联合体并联合高校成立人工智能科教联盟。

回头再看成都入选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国家队”,其实,一切早已布局。


▲成都5G智慧城先导区意向图 图源见水印

场景的机遇:

赋能的产业生态

不仅支持成都创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工信部还对成都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提出具体要求,包括以人工智能赋能中小企业为重要抓手,聚焦医疗、金融等优势行业,释放应用场景清单,促进技术-产业迭代发展。

应用场景清单,将是成都乃至西部地区发展人工智能的关键词。

在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会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蒋涛看来,“人工智能+”的场景很重要,接下来成都的重要工作,就是要找准优势产业和潜在市场。

比如刚刚实现万亿规模的电子信息产业。蒋涛表示,成都电子信息的产业集群效应强,意味着拥有较大的生产规模,可以应用在安全生产、质量管控、检验检疫等环节的场景,同时,工业、智能、服务机器人的应用也有相当巨大的市场规模。

而在前不久举行的2021成都新经济“双千”发布会提升产业功能区创新基础能力专场活动上,成都还发布了《成都市提升产业功能区创新基础能力新场景新产品清单》。

《清单》涵盖了400多个新场景新产品,囊括了成都66个产业功能区内承载国家重大实验室、重大科研项目的科创空间,加速器、工程师共享平台、硬核科技“二次开发”实验室等建设中的场景需求,以及产业功能区内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供给产品和技术转移、数据服务、算列服务等科技转化服务,条条都是成都的发展机遇。


▲成电国际创新中心鸟瞰图

成都的66个产业功能区,也在推动重要生产场景、生活场景、生态场景的集中融合呈现。最近,成都音乐坊营商环境暨重点项目推介会上,武侯区相关负责人曾提出,“项目各有特色,将提供丰富多元的音乐消费新场景,成都市民和游客想要感受音乐时,有了更多的新玩法和新去处。”

“场景”的机遇,也将进一步成为成都产业引擎,并潜移默化地帮助城市塑造更多的生活场景。

红星新闻记者 邹悦

编辑 陈怡西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