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背景下惠深产业创新合作
2021
05/18
10:14

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全文公布,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政策制定和协调推进实施并重的阶段。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深圳将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深圳作为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试验区,已成为我国的科技创新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拥有华为、平安、腾讯、万科、恒大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构建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等产业为主体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粤港澳大湾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核心城市。但是,在快速发展同时,资源环境等约束也日益严峻,特别是土地资源紧缺成为制约深圳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近年来,随着深圳投资规模逐步扩大、区域交通体系日渐完善,深圳的科技、产业、人才等资源向周边城市辐射扩散的态势日益增强。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大力推进,惠州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政策叠加优势,珠三角地区城市间产业科技合作力度不断加强。惠州是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东进战略的重要城市,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惠州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逐年攀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涌现出TCL、亿纬锂能、德赛西威等知名上市企业,有效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品牌效应。然而,当前惠州产业转型升级仍处在质变突破的攻坚期关口,面临创新发展、产业结构、城市空间、政务服务、社会民生、基层治理等制约问题,需要牢牢把握深圳新一轮城市、产业外溢的机遇,深入推进与深圳的新兴产业合作,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两个万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壮大生命健康新支柱产业,构建“2+1”产业集群,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增强城市发展的后劲和活力,实现城市地位的巩固和提升,助力惠州城市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惠深产业合作前景分析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积极主动地承接发达经济体和先进城市产业转移,已成为加快产业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助推器。长期以来,惠州一直是深圳企业转移的首要选择,产业转移有力地推动了惠州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了一轮又一轮产业发展。当前,惠州正面临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历史机遇,处在城市格局、创新格局、开放格局、产业格局、社会格局变迁的重要“窗口期”,更需要通过加强与深圳产业合作,来突破产业“双层挤压”、环境承载力弱化、项目产出效益较低等发展瓶颈,推动惠州在新一轮发展竞争中赢得主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从粤港澳大都市圈发展来看,加强惠深产业合作具有广阔前景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已公布,中央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计划正有序开展。深圳处于粤港澳大湾区中心,是当前中国经济最有活力、资本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是中国新的创新中心,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发展态势迅猛。从发展态势上看,未来深圳将继续承担改革创新的使命和经济的引领作用,在粤港澳都市圈中的龙头地位不可动摇。同时也应看到,深圳正面临发展空间有限、要素成本趋高、产业更新迭代等问题,产业转移已是大势所趋。惠州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一员,与深圳历史渊源深厚、地理位置相邻、资源产业市场互补性强,营商成本优势明显,合作基础良好,是深圳长期以来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背景下,惠州进一步加强与深圳产业合作,符合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城市空间、科技产业一体化、协同化发展的趋势,不仅有利于促进高端科技产业等创新资源向惠州集聚,加快新技术、新产业和新商业模式的布局和成长,同时,对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服务配套和城市品质提升等方面也有明显的溢出和带动效应,将进一步拓展未来发展空间,形成惠州与湾区主要城市协同联动发展的良好局面,全面提高惠州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的功能和定位。

(二)从打造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来看,需加强惠莞深产业创新的深度合作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的出台,将加快把惠州建设成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形成新时代全面开放新格局,为打造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和国内一流城市提供强大驱动力,为全省实现“四个走在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作出重大贡献。在创新链的视角下,广州、深圳、惠州三个城市科技产业创新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广州高校和科研院所云集,具有强大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处在创新链的前技术阶段;深圳集聚了大批龙头科技企业和新兴研发机构,具有引领国际前沿的科技产业优势,处在创新链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示范的阶段;惠州制造业基础雄厚,具有快速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能力和优势,处在创新链的后技术阶段。与广州相比,惠州与深圳在创新链上的衔接更直接、更为紧密。为此,惠州尤其有必要加强与深圳在创新链上的合作,充分发挥自身在经济规模、产业配套、创新氛围、科学装置、对外开放、基础设施、投资环境、营商成本、生态底蕴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找准自身短板,加强与深圳在创新人才、创新主体、创新技术、科技金融等高端创新资源方面的融合对接,特别是在承接深圳优质创新创业型企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科技金融服务等领域不断拓展新领域、新方式和新内容,打造紧密的创新链深度合作体系,共创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新优势。

(三)从深圳新的规划理念和方向来看,必将推动新一轮惠深产业合作和一体化发展

深圳是一个面积仅有1997平方公里,拥有人口2000万左右的城市,在四大一线城市中面积仅相当于北京的1/8、上海的1/3、广州的1/4,土地开发强度已接近50%,急需更大的发展空间进行资源配置。2019年,深圳都市圈(包括深圳、东莞、惠州、河源和汕尾)GDP约为42747亿元,占广东省的39.7%;常住人口约为3290万人,占广东省的28.56%;土地面积约为36312平方公里,占广东省的20.2%。2018年4月,深莞惠经济圈(3+2)党政主要领导第十一次联席会议首次提出规划建设深莞惠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2019年7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提出进一步推进深莞惠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建设;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要推进深莞惠联动发展。

从深圳新一轮总规划、配套规划和行动计划的理念和方向已经可以预见,未来深圳将由“单极”广深港发展轴向“多极”发展轴转换,放眼更广空间寻求更大动力支撑。目前深圳周边的惠州、河源、汕尾、中山等城市纷纷抢抓深圳打造50公里都市圈和实施“东进战略”的契机,加快与深圳开展全面合作。如深圳与汕尾合作建设深汕特别合作区;惠州市制定了全面对接深圳“东进战略”的“海绵行动”;河源市大力实施“南融行动”主动对接深圳“东进战略”;中山市也在通过与深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和共建产业园等方式,打通与深圳互联互通的纽带。惠州与河源、汕尾、中山等城市相比,在经济总量、创新水平、产业配套、产业层次、城市环境、人才资源、对内外贸易以及金融、公共服务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应抢抓深圳打造50公里都市圈、城市外溢、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主动承接深圳优质高端项目转移,积极推进惠深融合发展。

(四)从与深圳发展的差距来看,进一步承接深圳产业外溢有利于惠州自身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当前,深圳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根据2019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与联合国人居署共同发布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19—2020:跨入城市的世界300年变局》显示,在全球1007个城市的经济竞争力指数排名中,深圳位居全球第4位,仅次于纽约、伦敦、新加坡。深圳市加快建设以创新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充分发挥创新先发优势、加快建设以创新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大力实施创新“十大行动计划”,加快大科学装置群建设,推进国家基因库二期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鹏城实验室等重大科研平台,携手香港打造落马洲河套地区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努力突破核心芯片、工业母机、5G移动通信、石墨烯、机器人等领域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推进深圳技术产业创新全面提升。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7670.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速从一季度的-6.6%、上半年的0.1%、前三季度的2.6%,提高到全年的3.1%,呈现稳步回升态势。2020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0272.72亿元,比上年增长3.1%,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7.1%。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4893.45亿元,增长2.6%;高端装备制造产业1380.69亿元,增长1.8%;绿色低碳产业1227.04亿元,增长6.2%;海洋经济产业427.76亿元,增长2.4%;生物医药产业408.25亿元,增长24.4%。深圳对标国内国际最高最优最好标准,大力推进营商环境改革,营造更加有利于现代产业发展的营商环境。

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0年惠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为4221.79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19.09亿元,同比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134.36亿元,同比增长1.6%;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868.33亿元,同比增长1.2%。

图1-1 2015-2020年深圳与惠州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对比图


从惠州情况来看,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还不到深圳的六分之一,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以及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方面和深圳也存在不小的差距,需要进一步挖掘发展潜力,提升发展空间。当前,惠州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如现代化经济体系不够健全,产业发展层次总体偏低,工业投资、基建投资不理想,新旧动能根本性转变还没实现,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能力有待增强等等,解决这些矛盾问题最有效、最直接、最便捷的方式就是主动对接深圳科技产业资源,利用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与深圳产业体系相近的特点,加强对深圳的精准招商,着力引进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机器人和高端装备制造等本市基础较好、市场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与深圳实现错层联动发展和集聚集群发展,推动产业整体水平向中高端迈进。

二、发展优势分析

(一)区位优势

惠州毗邻深圳、广州、香港三大中心城市,在“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中,处于核心区东轴线上。广深港高铁、厦深高铁的开通运营,从惠州南站直达香港西九龙站最快约68分钟,直达深圳北站最快约28分钟。作为卫星城市的惠州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目前,惠州正积极构建融入大湾区大交通体系,谋划“丰”字交通主框架,构建全市域“五横五纵”网格型快速路支撑体系。扩建惠州机场,建设通达广深港特大城市的快速通道。未来惠州将成为具有5条高铁和2条城轨的城市。高铁和城轨建成之后,能够实现广深港惠四地“一小时生活圈”。

惠州是深圳扩展发展空间、产业转移和人口转移的优先选择城市。潼湖生态智慧区位于深莞惠都市圈的中心地带,距深圳市中心区约60公里。在珠三角东岸的发展空间和资源环境约束加剧、深圳和东莞加快拓展新产业发展空间背景下,深圳外溢的第一站必将从东莞转移到惠州。深圳东进战略,打造以龙岗—坪山为中心的东部地区,与之接壤的惠州是直接受益者。深汕合作区,惠州也是必经之地。从深圳到汕尾,夹在中间的惠州成为向东进军的风口之处,优势不言而喻。深汕高铁规划就是利好之一。更重要的是,随着交通的便捷,深圳上班、惠州生活,已经成为许多深圳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自2019年起,不断有新的城际轨道规划方案流出,其中惠深城际、深大城际等和惠州密切相关。广东省和惠州市发改委公布的《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表》中也透露出赣深高铁、广汕高铁、莞惠城轨等交通建设的最新进展,如图2-1所示。正在建设当中的赣深、广汕高铁在惠州市区交汇,加上规划中的深汕高铁,广河铁路,未来惠州将拥有5条高铁线、超过10座高铁站。一起来看目前涉及惠州的“五高铁+三城际”交通建设的线路、站点和最新进展。

图2-1 广东省铁路规划建设示意图(至2035年)


深圳至深汕合作区高铁线路,经过惠州。建成后惠州与深圳之间将再添一条交通大动脉,如图2-2所示。线路走向:深汕高铁线路起自西丽枢纽终至深汕合作区深汕站,线路全长约126公里,设站6座,设计时速350公里,其中深圳段(含深汕合作区)长度约72.4公里,惠州段长度约54.4公里。惠州站点:惠阳站、惠州北站(衔接赣深铁路)、惠东北站(具体线路以政府公布为准)。最新进展:根据广东省发改委2020年3月5日公布的《广东省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表》,深圳至深汕合作区铁路被列入2020年新开工项目,建设周期为2020—2025年,计划2020年9月开工建设,总投资为38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5亿元。

图2-2 深汕高铁示意图


(二)发展空间优势

从土地面积来看,惠州在粵港澳大湾区城市中排第2位,占整个大湾区面积的1/5,是广州、深圳、东莞面积之和。而且,惠州的土地开发强度仅约为9%,深圳、东莞则已逼近50%。从海域和海岸线来看,惠州是广东省海洋大市之一,惠州的海岸线长达281.4公里。惠州的海域面积更是多达4520平方公里,数倍于周边的深圳市。目前,香港、深圳、东莞这一带的产业能量远大于珠江西岸,而惠州又是通向粵东沿海地区和通向江西等内陆地区的重要通道,在产业承载、创新溢出、人口聚集上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具有后发空间优势。

惠州的山海环境,交通环境和周边城市带动力,是别的其他城市都无法比拟的。正是凭借土地空间、生态环境和联合成本等优势,加上陆海空交通基础设施改善,惠州近年来吸引了不少创新资源落户。值得一提的是,拥有区位、空间、资源等多重优势的惠东稔平半岛及周边地区,是目前粤港澳大湾区不可多得的可供大面积连片开发的滨海区域。如果能做好稔平半岛的这篇大文章,稔平半岛很有可能成为大湾区建设的重要突破口。惠州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城市,与珠江东岸几大重要城市形成效益互补,达到城市发展均衡,不仅能够为当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还可以承接中心城市已有的技术和资源,提升城市GDP和城市综合实力。

(三)产业优势

目前,惠州构建“2+2+N”现代产业体系,如图3-3所示,即做强做优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两大支柱产业的同时,推动汽车与装备制造、清洁能源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培育物联网、云计算、LED、生物医药等产业成为优势产业,推动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休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加快服装制鞋、家电制造、水泥建材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构建支柱多元、结构优化、支撑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图3-3 “2+2+N”产业现代产业体系


与珠三角其他城市一样,经过前一轮的改革开放,惠州已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基础,形成了自身的发展特色,基本构建起以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为支柱的现代产业体系,为惠州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惠州是中国乃至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已经形成较完整的平板显示、汽车电子、LED等产业链。惠州大亚湾石化区已落户项目总投资近1678亿元,埃克森美孚、壳牌、巴斯夫、乐金化学等化工巨头在此投资合作,石化中下游深加工集群、高端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正加快形成。

2019年惠州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生态体系不断完善。

一是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启动稔平半岛能源科技岛规划建设,广东太平岭核电一期主体工程开工,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项目装置区场平工程完成80%、总部区动工建设。珠三角(惠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潼湖生态智慧区、仲恺高新区“357创新产业带”等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挂牌成立。新一代工业互联网创新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扎实推进。

二是创新主体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企业达132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021家。新增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累计12家。新增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发中心7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达48%。新增1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累计2家;新增3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累计6家。

三是创新环境持续优化。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R&D)占GDP比重达2.4%。设立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等创投基金34支。成功举办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惠州赛区)暨惠州市第三届“天鹅杯”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启动第三届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筹备工作。举办西湖科学讲坛7期。新引进9个科技创新团队、领军人才17名,新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家、博士工作站27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个。

四是创新成果加速转化。共建成众创空间38家,科技企业孵化器42家;新增国家级孵化器2家,累计8家。发明专利申请量约4500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5件。未来惠州将打造“第二岛链”谋划创建粵港澳大湾区能源产业创新中心,市政府将广泛聚集大湾区创新资源,把惠州打造成大湾区国际创新中心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群的重要节点,为惠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创新引擎。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加快推进,在大湾区东岸,正形成两条高科技走廊,这就是从深圳到东莞和广州的核心走廊,以及从深圳到惠州和深汕经济合作区走廊,惠州将成为大湾区腾飞的翅膀。

(四)生态环境优势

惠州集江山湖海于一身,拥有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资源,素有“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从天空俯瞰惠州,青山碧水、绿荫掩映。

东江、西枝江和新开河从市区蜿蜒而过,市区下埔滨江公园、东江公园等城市滨水公园坐落其间,勾勒出惠州这座繁华现代城市的灵动秀丽之美。惠州森林覆盖率达62.42%,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85平方米,绿色发展指数更是位居全省第一。在生态环境评比中,惠州包揽了众多“生态称号”,在粵港澳乃至全国各地都不多见。惠州相继摘得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生态文明城市等国字号“金牌”,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惠州一张靓丽名片。

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每逢节假日都能吸引周边城市市民到惠州旅游。根据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发布的关于2019年五一假期惠州旅游的大数据,4天假期里,惠州市共接待游客233.3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7.72亿元。随着轨道交通网络和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惠州优美的环境不仅能够吸纳短期旅游人士,还有利于惠州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吸引资本的进入和外地人口入住。惠州不仅是大湾区的重要组织部分和产业布局空间,而且成为中国南方最重要的人居海岸线,发展成为海岸休闲区和生活区。

三、目前惠州产业结构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惠州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对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对照先进地区发展水平,还存在些突出问题和短板。

(一)工业大而不强,产业结构较为单一,抗风险能力偏弱

分产业来看,2019年,惠州市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05.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92%;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169.1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9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802.7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16%,具体如图3-1所示。

电子石化“两业”独大,抗风险能力偏弱。2018年,全市电子信息和石化两大支柱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合计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5.9%。对大企业的依赖性强,容易受国际经济形势、消费市场、大宗产品价格波动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根植性不强、抗风险能力较弱。

产业链不够完善,产品大多处于价值链中低端,产业综合竞争力不强。惠州市石化行业上游与中下游产值比例为50.4:49.6,远低于1:5的国际先进水平。绝大部分电子信息企业还处于中低发展水平,缺乏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制造企业智能制造水平低,全市目前只有约6%的企业基本达到智能制造水平。品牌意识薄弱,大多品牌价值较低。

图3-1 2019年惠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产业结构占比图


(二)服务业小而不专、发展层次较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

一是现代服务业规模小、占比低。2018年,惠州市服务业增加值为17655亿元,总量在珠三角九市中排名第6位。服务业增加值占CDP的比重为43%,低于广东省全省12个百分点。二是层次较低,现代化水平不高。服务业以房地产、住宿餐饮、运输仓就、商贸等传统行业为主,行业附加值、发展层次和科技含量较低,业态和服务方落后。三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与石化、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相配套的金融、现代物流、研发设计、科技服务、商务会展、综合贸易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对全市实体经济和制造业转型升级支撑力不足。

(三)科技研发投入不足,创新主体发展不充分、自主创新能力偏弱

一是科技研发投入偏低、研发创新整体水平不高。2018年,惠州市全社会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为2.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48个百分点。二是创新主体发展不充分。截至2018年底,惠州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105家,仅相当于深圳的72%、广州的95%、东莞的20.4%、佛山的30.3%,与同属珠三角第二梯队的中山和珠海相比,数量也只相当于它们的一半。三是专利申请和授权总量偏低、国际专利不足。2018年,惠州市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分别为52件和144件,仅为深圳的23%、68%。2018年惠州PCT国际专利申请量360件,仅相当于深圳的2%。

图3-2 各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的情况对比图


(四)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较多,要素支撑不足、协同性不强

一是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参差不齐,整体发展水平有待提升。如惠东、博罗、龙门三个产业转移工业园基础设施配套仍不完善,发展仍然较为粗放,引进的项目总体质量不高。潼湖生态智慧区、中韩(惠州)产业园等处于规划建设起步阶段,发展效益的体现有待时日。惠南、东江两个园区没有理顺与惠州城区联合开发的体制机制,发展空间受到限制。二是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产业用地需求总量大,土地增量供给数量少,特别是一批重大项目落户大亚湾石化区,但目前发展空间有限,需要填海造地。存量土地和闲置土地盘活困难,土地低效利用和闲置现象较多,征而未供、供而未用等现象屡见不鲜。三是金融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力不足。截至2018年底,惠州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6171.4亿元和4888亿元,居全省第6位,与其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总贷款余额的62.54%,占2018年贷款新增总额的838%,银行贷款过多集中在房地产业,既不利于实体经济发展,也增加了金融风险。四是人才数量偏少,人才结构不够优化,缺乏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物。地方高校和职业学院发展不充分,专业人才队伍力量单薄,同时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也面临较大困难。惠州人才总量较少、结构不优,全市现有博士、硕士数量都排在珠三角第7位,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数量远低于深圳、东莞、中山等周边城市。

四、惠州承接深圳产业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惠州市各县区,特别是临深片区发挥各自产业、区位、服务等优势,创新招商方式方法,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对深招商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相比深圳和周边城市,惠州与深圳产业合作目前还存在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综合配套服务与深圳差距较大、对深圳产业招商服务力度较弱等主要问题,需要下大力度改善。从部门、县区和企业调研情况来看,惠州承接深圳产业转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综合配套服务与深圳差距较大

目前,大部分深圳来惠企业普遍认为惠州生活服务水平、产业服务水平以及政府服务水平与深圳还有较大差距。在生活服务方面,以教育为例,惠州公办教育资源紧张,目前全市拥有幼儿园728所、小学468所、初中8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41所、完全中学19所、高中19所。基础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珠三角中上水平,但其中优质教育资源十分有限,特别是优质公办教育资源;又如,医疗卫生领域,由于惠州公立医疗机构在编人员平均薪酬远低于周边珠三角城市平均水平,导致一大批中高层次的医务人才流失,严重制约了全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提升;再如,交通领域,相比深圳,存在轨道交通建设资金压力巨大、拥堵加剧、出行结构失衡,公交竞争力减弱、交通秩序混乱、出行品质不高等问题。在政府服务方面,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利用程度较低,除了地税、公安等少数审批事项外,大部分市级审批还不能实现全市通办。综上来看,相比深圳各类高水平服务,深圳高端人才、优质企业来惠州会感到较大的落差,如果综合配套服务不提升,将严重影响深圳项目、企业和人才向惠州转移。

(二)对深产业招商服务力度不够

长期以来,惠州一直非常重视招商工作,通过大力招引高质量的产业项目,有力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有效应对了金融危机影响,近几年经济转型的成效也越来越明显。如,2016年1月,惠州市委十届九次会议明确把“全面对标深圳”作为核心目标之一。在2016年6月深圳提出“东进战略”后,惠州迅速提出实施全面承接和吸纳深圳创新资源和高端产业外溢的“海绵行动”设想,并于2016年12月制定了《惠州市“海绵行动”实施方案(2016—2020年)》,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常务副组长、主要市领导任副组长、各县(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海绵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分级协调制度、年度实施计划制度、定期例会和情况通报制度、督查督办制度等推进落实“海绵行动”的长效机制,在推动规划协商对接、交通互联互通、优势产业深度合作、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环保协同联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相比珠三角周边河源、中山等城市,惠州对深圳招商力度还有一定不足。比如河源市,以深莞惠经济圈(3+2)全方位合作和一体化发展为基础,以深圳对口帮扶的优势为抓手,牢牢抓住深圳东进的这一重大机遇,将深河合作作为河源发展的核心战略,积极实施对接深圳的“南融行动”,通过新兴产业、现代农业、交通运输物流、环境保护和社会事业“五个一体化”,着力构建与深圳无缝对接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做深做厚深圳现代产业大腹地、打造深圳式服务配套、探索建立全方位深度化的深河融合发展机制。再如中山市,抢抓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契机,着力打造“深中半小时经济生活圈”,进一步提升中山在珠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为深圳产业转移提供了广阔的经济腹地。特别是近年来,中山市与深圳市政府间招商合作日益紧密,以服务业转移融合为突破口,与深圳市发改委、深圳市贸促委等单位建立了长效合作交流机制,联合举办了现代服务业、健康医药服务、金融商务、文化创意等专场招商对接会,近三年有160多家深圳企业落户中山,其中包括深圳医疗器械协会园区项目、财富中国、钱爸爸、前海股权交易中心等一批优质现代服务业项目,中山—深圳创新生态圈逐渐形成。综上可见,目前珠三角周边城市都在大手笔运作与深圳的全面合作,惠州以往相对独享深圳辐射的优势已大幅弱化,如果还是顺其自然、被动等待、不善作为,错过与深圳合作发展的“窗口期”,那么过去多年努力形成的良好发展态势将被其他城市的迅速发展所淹没,将有与深圳对接前沿沦为边缘的危险。

五、进一步加强惠州与深圳产业合作具体建议

根据目前惠州承接深圳产业转移的基本情况,结合惠州未来重点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和深圳相关产业资源情况,针对目前惠州在承接深圳产业转移方面存在的空间、服务、体制机制等主要短板,借鉴相关城市经验,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力度,明晰产业合作主攻方向和重点领域,强化土地资源整合力度,提升产业综合服务水平,完善项目服务各项机制,乘着以新一轮大招商推动新一轮大发展的东风,以更高目标更大力度持续深入推进惠深产业合作,不断增创发展优势,为打造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和国内一流城市提供强大驱动力,为实现广东省“四个走在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作出重大贡献。

(一)加快土地资源整合,提升项目落地能力

针对惠州土地承载力弱、开发强度高、可用土地不多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工作,通过加强统筹力度,深入推进“三旧”改造,加大“工改工”项目支持力度等方式,整合盘活土地资源,为承接深圳优质项目提供空间。要加强土地统筹管理,打造高质量产业发展平台。进一步加强全市土地收储管理,制定全市统一的土地收储和出让规则,保障重点产业、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特别是要主动做好重点项目土地规划修改调整工作,完成中韩产业园起步区等多宗项目涉及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审批工作。积极腾挪经济社会发展用地空间,盘活批而未供和低效用地,处置闲置土地,鼓励临深片区各镇街加强存量土地统筹整合,打造高质量产业发展平台,承接深圳优质产业转移。要深入推进“三旧”改造,释放更多土地空间。要进一步完善城市更新政策体系,着力破解用地手续、规划调整、利益平衡、行政审批等方面的瓶颈制约,重点推进一批连片改造示范项目,充分释放城市空间改造潜力。要进一步加大“工改工”项目的支持力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严格划定工业用地保护区域红线,保证产业用地空间的基础上,对符合土规、城规的“工改工”项目取消年度计划准入,严控“工改商”、“工改居”,坚决防止项目改造突破工业保护线。研究建立能调动改造主体、镇街、村(社区)“工改工”积极性的税费返还、财政补助、“绿色通道”等优惠政策,切实把改出来的宝贵空间主要用于支撑产业发展。建立深圳转移重点项目用地指标需求与增长效率挂钩的工作机制,对优质项目纳入重大项目管理,解决新增用地需求。

(二)根据产业链缺失情况,促进精准优质招商

在系统梳理重点产业缺失环节基础上,明确对深招商重点领域,高标准精心编制对深产业招商规划,发挥惠州驻深招商先发优势,聚焦深圳外溢的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开展精准招商、优质招商。加强产业研究,明确招商方向。深入系统开展和深圳产业发展研究,系统梳理惠州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以及智能制造业中的关键缺失环节和薄弱环节,并深入研究深圳四大支柱产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四大未来产业等重点发展产业,结合强链、补链、延链的需求,明确对深产业招商方向。注重规划引领,制定目标任务。以重点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等五大新兴产业领域和新一代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通信、智能终端、工业机器人、高端智能制造装备、先进材料、新能源汽车、高性能电池、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等重点细分行业为主攻方向,精心编制高水平的对深圳产业招商规划、计划和工作方案,明确产业招商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精选优质项目,开展靶向招商。根据对深产业招商方向,建立产业招商指导目录,紧盯深圳企业100强、深圳市工业百强企业和重点行业领军企业等市场前景好、产出效益高、带动能力强的“奶牛型”企业,加大土地、财税、奖补等优惠政策倾斜,开展靶向式精准招商。

(三)强化综合化服务保障,提供一流投资环境

向深圳看齐,针对惠州政务服务、生活服务、产业服务等方面短板,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着力提升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水平,打造高质量产业服务平台,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努力缩小与深圳差距,优化招商环境。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简化项目落地流程。对标深圳速度、深圳效率和深圳质量,围绕项目落地和建设,精简项目审批程序,在生产经营审批、资质资格准入等重点领域,着力推动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建立深圳重大优质项目落户的直通车制度,实行“重大项目绿色通道”,为优质项目建设提供“一企一策”定制式、保姆式服务。特别是要为重特大项目提供“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专门服务,促进项目落地。进一步加大生活服务配套力度,打造优质舒适的生活空间。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完善惠州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公共交通、餐饮商贸、住房配套、娱乐休闲等各项服务功能,营造优质生活条件。贯彻落实《深莞惠交通运输一体化规划》,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有序推挤莞深两市轨道交通设施规划衔接事宜,打通“断头路”、“瓶颈路”,努力构建便捷、快速、一体化的交通网络。要全力推进赣深高铁、广汕高铁等大湾区骨干工程建设,加快惠州千万级新干线机场建设,加强惠州港与深圳港联动发展,着力把惠州建设成为大湾区东部交通枢纽门户。在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深入开展教育综合改革,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共同探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待遇互认,不断深化与深圳公共服务对接共享。借鉴深圳好的经验做法,尽快修订已有的配套服务方面优惠政策,尤其是在子女入学、医疗服务、住房保障等方面出台更有力的优惠措施,做好与深圳的深度对接,化解深圳企业后顾之忧。进一步加快各类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产业综合服务水平。借鉴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经验,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有利于技术转移与交易、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科技服务体系。加快推动惠州市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建设,强化电商、大数据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侵权行为查处力度,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加强惠深科技金融合作,丰富“深圳研发、惠州转化”“深圳孵化、惠州产业化”等惠深产业合作模式,完善壮大产业链,推动惠深产业协同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四)完善招商体制机制,实现与深圳全面对接

近年来,随着招商形势的变化,各地竞争日趋激烈,围绕解决招商信息不对称、服务不对接等问题,建立与深圳全面对接的体制机制,推行集中招商,强化各类招商服务,才能更好地在竞争中突围而出,真正地招到大商、好商。要建立市级层面的深圳产业合作顶层设计和协调机制。成立市委书记或市长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惠深产业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制订行动计划,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分工责任,统筹协调推进计划实施,市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集中各类资源,分头推进、密切配合,积极研究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资源共享、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要建立片区对标和区域联动机制。加强与深圳行业协会、商会的对接。加强市镇招商部门与深圳重点行业协会、商会等机构对接合作,将择商选智工作“落实到企业、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个人”。同时,还要加强惠深两地行业协会间的沟通合作,统筹推动惠州电子信息产业协会、惠州市软件行业协会等机构与深圳兄弟协会商会建立招商渠道,共享产业转移资源。实施优惠政策上门到家。要做好政府服务的推送工作,全面梳理惠州各项产业政策及相关配套政策,建立告知推送机制,从企业注册成立之日起,主动向企业推送政府政策、服务和举措,避免出现企业建设过程中多方奔走的局面。

(五)完善研判跟踪机制,提升产业合作的质量和效益

为进一步提升惠州与深圳合作的水平和质量,要加强项目引进全过程的分析研判和跟踪服务,在引进前期要加强产业方向的研究,在引进过程中要加强项目评估机制建设,在引进后要加强跟踪服务机制建设,不断提升深圳优质产业转移至惠州的规模和效益。建立承接深圳产业转移研判机制。针对惠州重点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加强对深圳四大支柱产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四大未来产业的长期分析研判,通过组织招商信息研判会、专家咨询会等方式,对重点行业、企业信息进行集中研判,确定招商重点跟踪对象。建立深圳投资项目评估机制。进一步细化明确重大项目评审内容,加大对深圳引进项目的产业政策、产业布局、环境影响、项目用地及规划建设、项目技术水平及发展潜力、投资强度和效益、投资者背景等方面评估,确保引进深圳高质量项目。完善项目跟踪服务机制。跟踪深圳来惠投资企业发展趋势,根据各县市重点企业迁入、迁出、增减资、运营异动等经济运行情况,加强信息跟踪研究。推进市县两级跟踪服务专员制度,对已签约的重点投资项目,掌握项目动态,帮助协调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相关困难和问题,切实加快和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对已落地项目强化跟踪服务,增强基础配套、土地资源、专项资金等要素保障,促进其做大做强,争取二次招商。

(作者单位:惠州工程职业学院)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