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30年一路征程蓄力腾飞——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发展巡礼
2021
06/21
09:28

30年一路征程蓄力腾飞

——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发展巡礼

大名城一角

2021年,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兰州高新区”)30周岁了。

30年风雨沧桑,步履坚定;30年砥砺前行,一路芳华。从最初的偏居主城区东部一隅、业态单薄零散,到如今的生物医药、新材料和高端制造三大产业崛起成峰;从蹒跚起步的改革开放试验区、功能区,到如今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改革和创新的基因早已融入其中。

三十而立。兰州高新区已成为令人瞩目的充满魅力、动力与活力的“创新高地”,是兰州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1.30年铸就高新风采

1988年7月,国家科委批准在兰州建立的兰州宁卧庄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是如今兰州高新区的前身。1991年,兰州高新区在国家“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战略引领下,与中关村及武汉东湖等高新区一起成为国务院首批批准设立的27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同时也是全省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

2018年2月,国务院批准建设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兰州高新区又成为西北首个获批建设、欠发达地区第一个获批建设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十三五”期间,兰州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20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292亿元。围绕提升总量、优化结构,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着力在“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上下功夫,共签约引进项目96个,总投资492亿元,到位资金290亿元。三大主导产业企业达到300家,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区比重6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从2015年的18.2%、11.8%上升到2020年的33.5%、18.3%,三次产业比例由2015年的0.48比84.2比15.32调整为2020年的0.38比64.85比34.77,产业结构得到较大优化,产业链不断迈向中高端。同时,兰州高新区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以获批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为契机,以产兴城、以城带产,共实施各类项目468个,总投资876.3亿元。在科技部发布的2020国家高新区总体排名中,位于全国169个国家高新区第65名。

经过30年的发展,当前,兰州高新区已拥有雁滩园区、定连园区、九州经济开发区、七里河园区和和平工业园等五个园区,规划控制面积达182.77平方公里,特别是国家高新区、国家自创区、兰白试验区、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等金字招牌的逐一获批挂牌,为兰州高新区的“国字号”又增添了新的光芒。

2.三大产业注入“新动能”

“高”与“新”是兰州高新区发展产业项目的重点,也是最精准的概括。兰州高新区瞄准产业链重点领域,技术链主流方向,全力推动生物医药、高端制造、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节能环保、大数据等集群发展。

兰州高新区一直主攻的生物医药首位产业,如今优势初显。据了解,兰州高新区依托生物医药资源优势,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特色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集聚各类生物医药企业200多家,2019年实现总产值142亿元。2020年,生物医药领域企业研发的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以及鱼针草内脂抑制新冠病毒入侵人体等重大产品和成果,为新冠肺炎检测和治疗贡献了兰州智慧和力量。

与此同时,兰州高新区集聚发展高端制造产业,形成了名企荟萃、百舸争流的场面:耐驰泵业、海默科技等企业持续发展壮大,在单螺杆泵、油气装备、增材制造等领域形成了国内领先优势,集聚企业近50家,2019年实现总产值69亿元。中铁西北院产业基地、中国航天510所高新产业基地、真空装备制造基地、宝武集团兰州智能化铝制易拉罐生产线、甘肃路桥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等项目加快建设,擘画着崭新的未来。

作为三大主导产业另一极的新材料产业,也在“高新速度”中彰显出无穷潜力和优势。经过不懈努力,在纳米功能材料、记忆合金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国内乃至国际领先的成果,集聚企业近30家,2019年实现总产值94亿元。如今,金川科技园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正在加快推进,形成集聚化发展态势。

3.创新生态定位“新高度”

2018年,兰州高新区制定出台“1+4+7”政策体系,在科技金融、产业项目、招商引资、人才资源等方面给予企业“红利”,解决了一批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吸引省内外企业入驻,帮助区内企业加速发展。

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兰州高新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365家;其中上市公司、战略新型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分别占到全省总数的三分之一。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达到33.5%、18.3%,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7件,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1%,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2.5%。2020年,全国169个国家级高新区GDP超过100万亿元,为全国GDP的贡献率超过10%,兰州高新区也与国内其他高新区占比保持了同步。

“十三五”期间,兰州高新区有19家新型研发机构建成运行,知识产权港、专利信息应用服务平台、创新孵化“六大服务平台”、95万平方米孵化空间等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创新服务,人才总量达到9.1万人,12支创投基金落地运行,科技创新生态体系趋于完善。

4.打造品质园区“新形象”

除了做大做强产业外,兰州高新区还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着力建设生态文明引领示范区。

兰州高新区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以获批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为契机,以产兴城、以城带产,共实施各类项目468个,总投资876.3亿元。加快园区道路、绿化、学校、医院、人才公寓、“三馆一中心”以及水、电、气、热、网、垃圾处理等公共配套项目建设,进一步塑造园区框架形态,提升发展承载能力。定远镇、连搭镇13个山区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全面完工,改造实施农村危旧房311户,30个行政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面落实,2907户11241人全部实现脱贫,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与此同时,围绕园区研发创新、服务管理、基础设施等领域,构建智慧园区信息基础设施和城市大脑,建设定连园区智慧园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打造科技信息智慧泛在、生产生活服务融洽、地理信息系统各项应用融通贴心的兰州智慧城市样板,加快建设智慧园区。

5.新起点上擘画新未来

30年来,兰州高新区见证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

站在新起点上,高新区擘画了美好的未来:“十四五”时期,真正将兰州高新区打造成为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产业品质跃升区、人才资源集聚区、东西合作发展先行区、生态文明建设引领区,努力建成西部领先、国内知名的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到“十四五”末,经济总量大幅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以上,力争总量突破410亿元;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国家级研发机构达到60家,园区孵化器面积达到200万平方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市场主体达到3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50家,规上工业企业达到80家以上,生物医药首位产业集聚度达到30%以上;以人为核心的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加速推进,园区形态提质增效,核心区人口数量达到50万人;园区生态环境和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体制机制持续创新,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体系基本形成,兰州高新区功能定位更加清晰、形象内涵更加凸显,综合实力跻身全国高新区前50强。

到2035年,兰州高新区将基本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园区,高端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竞争优势,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形成一批自主可控、国际领先的产品,重点产品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科技创业和科技金融活跃度居西部地区前列,园区面貌大幅提升,园区治理体系日趋完善,综合实力迈入国家高新区第一方阵。

站在新起点上,回望兰州高新区建区30年的历程,解放思想、改革发展是贯穿其间的路标,面向世界、扩大开放是永远高举的火炬,先行先试、创新突破是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站在新起点上,展望未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兰州高新区的未来将创造更多奇迹。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申亮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