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看温州市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的机遇条件
2012
10/11
08:44

今年以来,招商引资成为温州重中之重的工作。市委市政府将其作为“一号工程”强力打造,吸引了一批在外温商和投资者前来考察、投资。

推荐阅读:永嘉两百亿建生态城 为温州迄今最大招商引资项目

站在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这一轮招商与以往比有什么不同?我们要以什么样的心态迎接投资机会?招什么样的企业项目进来?在外温商和投资者最期盼的是什么?我们的政府部门还需要做好哪些服务工作?

为此,特推出《招商引资,温州必答题》系列报道,通过采访政府部门、企业行业代表、专家学者等,剖析当前我市招商引资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条件,反映在外温商和投资者的愿望和诉求,聚焦市委市政府招商引资工作的政策措施和决心态度,进一步提振信心、凝聚人心、形成合力,共同把招商引资工作抓实抓好。

(一)

2012年的金秋,全国异地温州商会年会于中秋前夕首次回归温州本土。

回乡投资,市委市政府在年会上向在外温商们发出了热情召唤。

召唤声中,在外闯荡多年的温商们,把目光投向家乡的招商引资“一号工程”。

很多人会问:温州不缺钱,为什么要搞招商引资?

解答这个问题,先看一个现象:

“很长时间温州人都在想一些共同的问题:在温州,为什么调研的人比投资的人多,为什么省亲的人比外来旅游的人多,为什么往外跑的比引进来的多,为什么用于生活消费的钱比用于投资兴业的多?”这是几年前一位省直部门负责人谈及温州时的话语。

为什么?因为过去环境不佳。温州固然民资丰裕,但由于环境不佳,过去多年企业外迁、资本外流、人才逆差。

看一看这样两组数据:

时间定格于21世纪的前十年:温州人每赚一块钱,只有3毛3分左右用于本地投资,而全省大约为4毛7分,全国则为6毛左右。

再将时间标尺缩短为“十一五”:这五年,温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3909亿元、累计限额以上工业性投资1209亿元;而据不完全统计,温商在全国各地实业投资五年间累计就超过3000亿元。温商在外面的企业动辄几十亿的产值,而留在温州的还是当初的家庭小作坊。

两个时间段的叠加,凸显出一个问题:由于资本外流、本土投入不足,温州经济体失血过多导致体质虚弱,一有风吹草动就容易伤风感冒。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投资不上去,温州发展就无从谈起。
发展靠投入、投入靠项目、项目则要靠招商。纵观全国,发展快的地方无一不是招商引资工作做得好的地方。珠三角靠的是招台商港商,长三角靠的是招台商温商,渤海湾靠的是招央企国资。实践证明,招商引资,解决的是投入问题,倒逼的是环境建设,推动的是体制机制改革。

奋力转型的温州,需要靠招商引资,在新起点上做优“存量”、做高“增量”,促进转型发展。

那么,温州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提出招商引资“一号工程”?

“这是基于市委市政府对温州发展态势的准确研判:当前温州发展兼具天时地利人和条件。”市招商局局长郑邦良说。

(二)

“天时”,说的是发展的战略机遇。

这两年,温州这片土地,陆续迎来了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全国新一轮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金融综合改革区等“两海两改”四大国家战略举措的实施。这为温州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外生拉动力和体制的内生动力。

梳理过去半年的发展脉络,我们可以采撷四个小事件,解读这一战略机遇期之于温州的意义和影响。

一次签约——上月在宁波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海洽会上,温州现场签约14个项目、总投资额达317亿元;推介的总投资1250亿元的45个重点项目,招徕关注目光。巨大的“蓝色”机遇,由此可“窥得一斑”:坐拥丰富的“港、涂、渔、景、能”等海洋资源,温州迈向蓝色深海。

面朝大海,温州资源禀赋不再“捉襟见肘”。

一次直航——3月25日,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一飞而过,温州与台北实现直航。现在温州直飞台湾只需50多分钟,是大陆到台湾时间距离最短的城市。瞄准台湾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向大陆新一轮转移的机遇,温州正全方位加强温台合作交流。

对接海西,温州战略地位完全今非昔比。

一次考察——7月,上海温州商会组织30余名在沪企业家来温,赴泰顺、永嘉等地考察现代农业等项目。而从市委市政府在全国各地召开的多个温商座谈会情况看,不少温商对投资家乡都市农业跃跃欲试。这也佐证:借着全国新一轮农村改革试验区的“金名片”,温州深化统筹城乡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城镇保障房建设、“三分三改”等工作,为温州发展提供巨大引擎。

统筹城乡,温州“重整河山”增强内生动力。

一次招商——7月23日,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首场招商推介会开到上海陆家嘴,百余家金融机构和企业纷纷伸出“橄榄枝”,首批26个项目集体签约落户温州。温州作为国家首个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正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为规范发展民间融资、推进中小企业发展打造一把“金钥匙”。

金融改革,温州“摸着石头过河”争创体制优势。

发展是由一个个事件汇聚成合力而推动的。这些并不特别重大的事件,恰如一把“放大镜”,让当前温州发展宏观战略一目了然:因为“两海两改”,温州的战略地位、发展平台、政策环境等条件已不可同日而语。

此刻,我们抬头看前方的路,也仿佛多了一架“望远镜”:当改革开放初期的先发优势一去不复返,当下的温州依旧拥有前所未有、独一无二的战略机遇。

(三)

“地利”,看的是发展的比较优势。

有人这样比喻:世界资本就像一架航天飞机一样在盘旋,哪里合适它就降落在哪里。

招商引资,说白了,就是各地对资本、项目、人才等资源的竞争,拼的是环境、是实力。

当市委市政府辗转中西部地区聆听在外温商对家乡发展的心声时,我们不止一次地听到在外游子们说:“过去,受制于发展环境、空间、平台和资源等,我们无可奈何离乡创业。现在,回到家乡,我们发现,家乡环境变美了、发展条件变优了、平台空间变大了。”

当一个个重点项目获批的捷报频频传来,我们悄然发现,在区域竞争的大棋局中,今天的温州,在区位、交通、空间、平台、生态等方面的优势正不断显现。

看区位,“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温州,结束偏居一隅的历史,作为长三角、海西区和台湾三大经济区交汇点核心城市的地位日益凸显。

看交通,捷报频频传来:温州机场加快迈向国际,于7月24日正式通过航空口岸国家级验收;市域轨道交通建设提速, 9月2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同意我市建设S1、S2、S3三条市域铁路一期工程……温州正全面形成“铁公水”“陆海空”立体化现代交通体系。

看空间,瓯飞工程,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的单体围垦项目。其一期13万亩加上龙湾二期和丁山三期,共达20万亩,跟市区现行建成区面积相差无几,可从根本上解决温州土地空间不足问题。

看平台,瓯江口产业集聚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大学科技园等大平台加快建设,每个中心镇和功能区建设1个以上产业集聚区,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更大、更优的平台。

看生态,温州山海江河岛平原俱全,老天爷赋予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自“六城联创”开展以来,市区拆违1600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翻了一番达8.3平方米,城市环境“疮疤”正竞相变成“新花”。

当凝神细听、当目光投注,我们欣喜发现,东海之滨这片热土,正铆足劲头、快马加鞭,为未来竞争赢得新优势。

(四)

“人和”,聚焦市内,是干事创业的这股子精气神;放眼市外,是庞大的温商网络,是不断增强的来温投资意愿。

走遍千山万水、吃遍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60多万温商在世界131个国家和地区、175万温商在全国各地经商创业,建立了覆盖全国联接世界的温商网络。

今天,随着一大批具有世界眼光、市场经验、资本实力的“温姓”企业的形成,温商已然成为最宝贵、最活跃、最高效的创业者资源。

当意气风发寻觅机会之时,温商把目光投向故乡沃土——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宁夏温州商会会长陈治和表示将带10亿元资金来温州寻找合适项目。“回归创业,不仅仅是回馈家乡,更重要的在于这是有回报的投资机会。”青海温州商会常务副会长李世文,前段时间已回到家乡就酒店项目考察对接项目。在外打拼多年的温商们,有意愿把积累的资本投向家乡的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效生态农业中去。

灵敏的商业嗅觉,让各方投资者将目光停驻温州——

“我是来办喜事的。”万通控股的老总冯仑9月来温如是说,他率领万通与永嘉县政府签署210亿元的“立体城市”项目,这是万通继成都与西安之后第三个进入实际操作阶段的立体城市项目。

在瓯海,华润置地携手森马斥巨资在温州打造全国第15座“万象城”城市综合体,总投资将超过50亿元,温州成为“万象城”入驻的第一个地级市。

在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内大功率激光加工设备制造龙头骨干企业——武汉奔腾楚天激光设备公司将整体搬迁入驻,投资5亿元建设激光及应用设备产业基地。

“投资就是购买未来。也许,今天的温州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她所呈现的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态势和机遇条件,给了我们良好的投资预期。”温商黄澄敏十天多前与鹿城签约投建五星级电子信息类产品专业市场,用这番话语道出了投资者的心声。

享天时、得地利、聚人和,温州这座流淌着创业基因的城市,敞开怀抱迎接四面八方的投资者。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