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成都高新区:数字营商环境护航高质量发展
2024
05/11
09:36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9日电 (王露)水美则鱼肥,土沃则稻香。优良的营商环境能够稳定市场信心、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如同阳光、空气、水和土壤一般,于企业而言,是其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养分”。而优化数字营商环境,能够提升网络化、数字化、智慧化服务水平,这不仅是当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刚需”,也是政务服务水平提效的“关键”,更是促进政企沟通畅通的“渠道”。

自2024年2月成都高新区正式发布《成都高新区2024年打造数字营商环境示范工作方案》后,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管局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战略机遇,在促进个体民营经济发展、探索“AI+政务服务”示范应用等方面综合发力,推动打造数字化营商环境标杆,促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

“个转企” 促进个体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个转企”让原是小本生意的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一家公司,在“小生意”的起点上迈出“大步伐”,这一举措在减少经营风险的同时,也为经营者扩大了商业活动范围。

董先生,一名创业者,2017年在重庆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随着企业的发展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影响,其将经营战略扩张到成都。2023年8月,他在成都高新区开了一家酒水经营店,谁能想到两个月后,该店已经成功转型升级为一家品牌管理公司。

“在了解相关情况后,会同成都高新企业服务工作站芳草区域中心站等单位为该店开辟‘个转企’绿色通道,提供‘一对一’精准化服务,安排专人全程指导该店完成‘个转企’登记业务。”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个体工商户在商业信用、品牌效应、融资和招投标等方面有较大的局限性,转型升级为企业后,可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享受更多的社会资源,从“单赛道”升级为“多赛道”,从独立经营升级为区域联动,将“小生意”推动迈进“一大步”。

唱好“双城记”,深化“双区联动”。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协同探索“市场准入异地同标”机制,构建跨区域“同一标准办一件事”的市场准入服务体系,助力成渝两地经营主体的发展。“区域合作让我们突破瓶颈,路子变宽。”董先生表示,企业将重庆成熟的营业模式运用到成都市场领域,而“个转企”为公司提供了更多选择,未来还将由原来的成渝双核商业版图逐步向其他周边市场拓展延伸。

董先生的酒水经营店向品牌管理公司的蜕变只是成都高新区“个转企”的一个缩影。据了解,成都高新区通过建立完善“个转企”培育库,有力支持在库个体工商户向有限责任公司转型升级。在政务服务方面,开设“个转企”绿色通道,积极探索“个转企”“一件事一次办”和许可资质保全。2023年,已完成“个转企”172户,其中166户转为有限责任公司,占96.51%。

近年来,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牵头汇编成都高新区“个转企”配套政策,积极引导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同时,还将继续会同相关部门和属地街道办事处关注企业的发展需求,为企业提供长效、全面、优质的服务,助力企业稳定高质量发展。

“AI+政务服务” 助力打造数字化营商环境标杆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引领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成都高新区累计经营主体存量达36.25万户,同比增长10.31%;其中企业22.51万户,同比增长10.26%。随着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问题也随之浮现:面对“井喷式”增长的咨询量,不断有企业和群众反映咨询电话不畅等问题。

据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累计呼入企业登记咨询电话58.8万通,月均呼入4.9万通,传统手段和现有力量无法满足当前的咨询需求。随着AI技术的运用逐渐融入各行各业,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经济发展动能,成都高新区也在探索人工智能与政务服务之间的可能性。

为提升群众咨询满意度,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托智慧蓉城高新区运行中心市场监管分中心建设,创新推出“智慧问答+人工应答”服务,在为咨询人解答登记注册业务全流程的多种业务问题的同时,提升咨询接通能力、提高咨询回复质量等多方面同时发力,实现“三个一”。

目前,高新区企业登记咨询电话已整合为3个热线号码。为减少群众拨打电话等候时间,该局将咨询电话路数从3路增加到15路,确保及时响应群众咨询需求,实现“一键回应”。

此外,为提高智慧问答系统智能客服机器人识别和回复的精准性,对提出的高频问题进行整理归纳,建立涵盖企业登记注册、企业档案查询、食品药品监管共3大类166条业务知识数据库,实现“一库通查”;还通过智能客服机器人7×24小时全天候服务和人工座席个性化服务,确保咨询需求“一线解答”。

据了解,该服务自2023年10月上线测试以来,成都高新区企业登记咨询电话响应率提高了60个百分点,达到94%;24小时重复来电率由72.96%下降到62.95%,下降了10.01个百分点,之前的现象有了明显改善。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还将通过扩大业务知识数据库容量、增加电话路数等一系列方式不断提高应答精准率、匹配率,加强政务服务响应,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提升企业和办事群众体验感、获得感。

“一件事一次办” 提升各环节中办事企业获得感

2024年第一季度,成都高新区企业登记实现“开门红”——在准入环节,开办企业1.02万户,同比增长15.3%;在准出环节,企业简易注销率在60%以上。

“在登记注册的相关环节里遇到问题,会进行手把手地指导,解决了我们很多困惑,也让我们对今后的发展有了更大的信心。”一名创业者对成都高新区营商环境“服务”层面感受到了新的变化。

今年3月,一科技公司由于经营需要,急需办理设立登记。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在了解相关情况后,为其进行“一对一”指导服务以及延时服务,“完全没想到,能够在当天晚上8点就拿到营业执照。”该公司负责人不禁感叹道。

优服务促改革,为进一步提升服务便利度和可及性,增强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成都高新区日前发布《成都高新区涉企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第一批)》。该清单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将在运行中不断细化梳理和更新,进一步推动政府涉企公共服务事项标准化、规范化,提升涉企服务精准性、可及性和知晓度,为企业获得更好服务提供指引。

“我们全面强化服务思维,通过主动协调、提前介入、靶向发力,解决企业之所需。”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用户思维”,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将“高新服务”从传统的营商环境扩大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据悉,2024年以来,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工作收到企业赠送锦旗1面、感谢信23封,平均每3个工作日就会收到一封感谢信。而这背后更深的意义,是政企之间关系的不断拉近,也是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

优化营商环境一直在路上,这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

近年来,成都高新区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出台并落实系列政策措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评估评价体系。成都高新区将2022年确立为“营商环境建设年”,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攻坚计划;将2023年确立为“营商环境提质年”,实施营商环境六大生态提升行动;而今年将围绕“服务全面提升年”总体部署,发布打造数字营商环境示范60条举措,实现优化营商环境从“提质”向“立标”迈进,全面提升营商服务平台化、智慧化、增值化、专业化水平。

从传统化到数字化,从人工化到智能化,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管局的政务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对于企业来说,这是跑步比赛时的“助推器”,也是前进道路上的“铺路石”,为每一个经营主体的成长、创新和发展提供相应的服务,助力打造优质数字化营商环境标杆,进一步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来促进高质量发展,全力做优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完)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