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石化绿源西南总部签约!成都高新区加快打造新能源应用场景
2024
05/23
16:49

5月21日,成都高新区与中石化绿源地热能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绿源”)正式签署框架合作协议,中石化绿源拟在成都高新区落地西南总部,并打造多种新能源应用场景。

中石化绿源由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与冰岛极地绿色能源(欧洲)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主要致力于地热能及风能、光伏、氢能、储能等清洁能源综合开发利用,建成清洁能源供暖制冷项目规模逾1亿平方米,是我国最大的中深层地热能开发利用专业公司之一。

据悉,中石化绿源西南总部将致力于以“地热能+”为主加多种清洁能源集成(风能、光伏、氢能、储能)的综合开发利用,依托地热+多种清洁能源应用场景投资建设运营经验,在集中供能、储能、氢能、地热能、数字化平台项目板块进行清洁能源场景打造。

成都高新区科技创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双方将在区域集中供能、智慧运营管理、储能等领域进一步深入探索合作事宜,力争推动实现能源供给多元化、能源产业高端化、能源治理智能化发展。

“作为项目合作单位,我们在积极协调促进项目建设的同时,还将立足集团在智慧城市、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与中石化绿源共同探索储能芯片、智慧能源系统研发方面的合作机遇,进一步做强成都高新区智慧储能生态链。”成都高投电子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成都IC设计产业园光储(充)综合能源项目

近年来,随着我国能源结构不断优化,建设以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体系,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步成为各地共识。

2023年,西部首座虚拟电厂在成都高新西区正式上线。作为一套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虚拟电厂通过先进信息通信和数字化技术手段,实现分布式电源、储能、充电桩、工业可调负荷等基础资源有效聚合和协同优化。京东方、德州仪器、华为等147家重点企业接入成都高新西区虚拟电厂,累计弹性灵活可调负荷约54MW。

此外,同样位于成都高新西区的IC设计产业园充分挖掘光伏能源优势,打造了具有示范意义的光储(充)综合能源项目。该项目预计光伏年均发电量约为26.86万度,年均替代标准煤约107.46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达到267.84吨,为成都高新区近零碳产业园区建设树立范本标杆。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高新区还从制度政策上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强化能源保障支撑,不仅印发了全国首个基于电力负荷管理的《弹性负荷管理办法》、引导企业在有序用电和积极参与区域弹性负荷管理,还在大力推进《光伏、储能、新能源项目建设补贴政策》的编制工作,引导、鼓励各类资本投资建设光伏、储能、充电桩等新能源基础设施,带动区域新能源产业发展。

“未来,成都高新区将进一步加大新能源产业的创新支持力度,鼓励更多企业参与新能源研发应用,并通过政策倾斜、资源整合、人才培养等方式,争取培育打造更多清洁能源的标杆示范项目。”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高新区党群工作部供稿)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