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日新月异,正在以革新之势改变产业格局。4月29日,北京集智未来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基地有限公司联合深圳证券交易所北方市场服务中心主办“集智未来科技金融赋能季——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赋能人工智能新生态”活动。人工智能企业和金融机构面对面交流,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金融服务的深度融合。
人工智能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中具有很强的“头雁”效应,这也是北京市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重要战略机遇。聚焦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及应用,11家来自海淀的人工智能企业现场分享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践、行业发展趋势以及企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
集智未来园区企业代表动易科技分享其在具身智能本体与软件算法开发方面的成果,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构建新方案;数字医信搭建了覆盖众多医疗客户的SaaS工具平台,希望引入高端人才推动智能体业务发展。此外,生数科技、中工互联、澜舟科技等人工智能企业也积极分享各自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实践,以及对资本市场的需求与规划。
交流现场
聚焦金融机构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深圳证券交易所北方市场服务中心、北京顺禧基金、水木清华校友种子基金、北京国融工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渤海基金、瑞信证券等机构,介绍各自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专项服务、政策服务包、投后生态建设等,并给出当前环境下的融资发展建议。
集智未来是北京国资公司全资控股的子公司,是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基地,深度服务北京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行业发展。目前,该基地内入驻百余家人工智能企业,其中9家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7家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依托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计划,构建服务大模型行业的市级特色平台,串联起高校、科研院所、投资机构、科技企业等各方力量,持续开展了“为企服务”金融对接活动,70多家金融机构参与项目对接,三年来为企业融资超过500亿元。
大模型的发展高度依赖算力基础设施、算法研发和高质量数据资源三大核心要素。而无论是哪种核心要素,都决定了大模型企业发展的强资本属性,尤其是创业型企业需要更大比例的资金投入以获得市场竞争优势。此次园区搭台,让人工智能企业和金融机构面对面交流,正是以科技金融赋能人工智能企业扩大融资渠道,争取成功上市的又一项创新服务探索。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