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是工业发展的主阵地、主载体。近年来,我省把开发区作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深入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升开发区发展质效、增强开发区产业承载能力,加快把开发区打造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为构建具有贵州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强力支撑。聚焦体制机制改革、要素保障、产业集群等方面,贵州日报天眼新闻推出“解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展示全省各开发区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中的积极作为。
黔南腹地,群山之间,黔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黔南高新区”)牛场双龙工业园内,塔吊林立、机械轰鸣,新能源材料生产线高速运转,千亿级产业舰队正以破竹之势劈波前行。
马场坪工业园区一角。
2024年,黔南高新区以354.77亿元的规模工业总产值,连续五年蝉联贵州省开发区综合考评第一档次,成为贵州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一张闪亮名片。成绩背后,是黔南高新区以要素保障为“杠杆”,以服务创新为“引擎”,在土地供给、基建升级、机制改革等领域的系统性突围。
要素跟着项目跑
“招引落地快、服务保障快、项目建设快、投产见效快。”贵州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有限公司张启航用四个“快”总结了黔南高新区高效的要素服务保障。
2021年,湖南裕能集团投资百亿元的新能源项目落地时,曾因电力配套滞后受阻。黔南高新区闻令而动,尽锐出战,短短3个月建成山坪变至双龙园区的220kV供电专线,比常规流程缩短17个月,保障了企业年产20万吨磷酸铁锂生产线提前投产。
贵州胜威福全化工有限公司俯瞰。
贵州裕能一期2021年10月进场施工,45天完成170万方场坪;150天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及设备安装调试,6个月第一条7.5万吨磷酸铁锂生产线试车,第二条生产线160天建成……这样的“速度与激情”,使得贵州裕能作为湖南裕能(集团)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工艺最成熟的优势企业,以“快”的建设,“新”的技术,乘风借力抢占风口。
2024年,贵州裕能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
“要素跟着项目走”是黔南高新区对要素保障体系的革新。园区创新机制,以“项目为王”,通过实施一张作战图、一览调度表、一个责任表、一套审批图“四个一”作战计划,推进高新区服务高效化。
基建先行,破解项目“落地难”。近三年来,累计投入30.33亿元实施48个基建项目,建成输电线路89.9公里、供水管网15.3公里、天然气管道18公里;先后建成220kV山盛裕线、220kV山裕线、220kV福瓮Ⅱ回线路迁改、110KV坪牛华线路迁改等电力保障及迁改工程,架设、迁改输电线路89.9公里,2.9公里天然气管线直通厂区,让企业“拎包入住”。
盛屯能源金属化学(贵州)有限公司。
2024年,黔南高新区成功推进22个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其中裕能、鸾航等8个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极大缩短了项目建设工期;精准保障裕能铜业铜冶炼、贵州乌江黔南抽水蓄能、贵州川东矿粉成球等13个项目用地3820.37亩,为福泉鼎盛新材料钼焙烧、贵州裕能选矿厂、贵州聚源精制石英砂等9个项目保障能耗12.28万吨标准煤。
“要素保障不是撒胡椒面,而是精准滴灌到产业链关键环节。”黔南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燕说。
从“企业跑腿”到“数据跑路”
在黔南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贵人服务·泉程无忧”标语格外醒目。
福泉鸾航新材料有限公司行政部负责人周松乾对此感受颇深,从开工建设到顺利投产不到一年时间,周松乾用“超音速”来形容公司在行业内创造的快速建设和快速投产“奇迹”。
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福泉鸾航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钼精矿焙烧、钼铁冶炼等钼金属材料生产、加工、贸易一体化的现代化产业公司。2024年4月项目启动建设,仅用9个月时间,于今年1月顺利建成点火投产。经过3个月试生产,各生产环节运转顺利,公司生产的钼铁、工业氧化钼等产品畅销省内外,预计年产值32亿元。
“可研报告、项目立项、地勘、备案、环评、能评、安评等相关手续和证照办理都全部完成,竣工验收和消防验收也已经通过。”周松乾说。福泉市不动产交易中心还主动上门为其办理不动产相关手续,办证周期从15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
福泉鸾航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周松乾口里的“超音速”益于黔南高新区在全省率先推行的“园区事园区办”改革。黔南高新区将发改、工信、环保等47项审批权限下放至服务大厅,建立项目建设要素保障表、工作交办清单“一表一清单”调度机制打造“审批环节最简、申请材料最少、办理时限最短、办理成本最低、政务环境最优、服务质量最好”的“六个最”营商服务环境,项目手续办理时限缩短45%。
“特派员”机制 打通服务最后一米
“服务不仅要‘快’,更要‘暖’。”王燕说。黔南高新区创新“四包”责任制(包手续、建设、配套、达产),46名党员干部化身“企业特派员”,真蹲实驻,充分发挥各自所长,打通企业服务最后一米。
特派员熊贵忠就是其中之一,丰富的工作经验更有助于他切实解决企业建设、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企业入驻园区后,除了正常的生产经营,员工的生活便捷也是头等大事。”熊贵忠说。为了解决企业员工的出行保障、快递服务、培训需求、劳动争议等问题,他多方奔走,积极协调福泉市交警大队、福泉市仲裁院、福泉市招商局、福泉市交通局、兴泉公司、福泉市公交运输公司等部门与园区企业深度合作,从公交进园区抓起,今年一季度实现了公交进园区、培训进园区、快递超市进园区、仲裁进园区、农特产品销售进园区的“五进园区”工作,用心用情解决了企业反映的急难愁盼。
贵州胜威福全化工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黔南高新区坚持“双向匹配、精准选派”,从科级以上党员干部中选派政治素质硬、业务能力强的特派员驻企服务,以“六大员”角色深度参与企业建设。他们既是“党建指导员”,也是“问题终结者”。特派员制度带来的不仅是单点突破,更是系统升级。通过“一人驻企、全局联动”,黔南高新区构建起“问题收集—分级处置—督办反馈”闭环机制。
如今,“有困难找特派员”已成为园区企业的共识。2024年特派员累计帮助企业争取资金3023万元,解决难题251个,企业对特派员服务满意度达98%。当党建的“红色根系”深扎产业沃土,黔南高新区正以“特派员+”机制书写“服务力就是生产力”的新篇章。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秦声
编辑 张建
二审 牛波
三审 陈华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