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从“制造”到“智造”,探寻无锡高新区经济跃升密码
2025
05/09
16:42

2025年第一季度,无锡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幅8.25%,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首次突破80%,位列全市第一。在产业升级的浪潮中,无锡高新区立足于自身发展优势,锚定产业发展新航向。以“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突破、未来产业布局”为主线,多元产业协同发力,政策矩阵叠加赋能,奏响高新区产业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崭新篇章。

传统产业"智变":老树发新芽的转型范式

传统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更是培育新质生产力不可或缺的“基本盘”。只有积极推动传统产业换新升级,赋予其高科技、高质量属性,才能使其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是美的集团洗衣机事业部的总部,年产能超1300万台。今年,美的集团在高新区工业园启东建设集研产销一体的全新沉浸式高端体验智慧园区,打造世界级可持续发展的零碳智能化制造灯塔工厂。

“如何让传统产业焕新是我们集团一直关注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提升产品的生产效率与质量。”项目负责人介绍道,“通过打造智慧园区,我们实现了高端洗衣机的制造与研发,推动传统家电业的智慧升级。预计实现年产300万台高端洗衣机,带动高新区基地产值规模超330亿元。”

在3月举办的第十六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中,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凭借“电化学高效洗涤和智能变频烘干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荣获“2024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

该项目携手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知名高校,以电化学高级氧化技术为“钥匙”,精准打开家用纺织品洗涤难题的“锁”,成功攻克废水污染与洗护瓶颈。其研发的“蓝氧洗”技术领先于行业,成为市场爆款。过去三年累计销售超过80万台,销售额突破百亿大关。斩获发明专利56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0项、行业标准2项,为传统行业发展注入强劲的科技动能。

成立于上世纪初的无锡一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是无锡纺织业的标杆。多年来,无锡一棉不仅保持传统工艺的精髓,更是与时俱进,追随科技发展的脚步。其车间引入高效的自动化设备,用自动接头机器人基本取代传统人工接线,不仅显著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还减少高温嘈杂环境对员工的负面影响。无锡一棉成功实现传统企业在当今的智能化转型,从无锡“制”造到无锡“智”造。机器人技术为传统产业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高新”动力,成为链接传统产业与新兴科技的新型桥梁。

新兴产业"芯"动能:半导体赛道的链式突破

在半导体领域的芯片赛道上,无锡全力抢占“三代半”制高点,初步形成从衬底、外延、晶圆代工、封装测试、专用装备到器件应用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无锡高新区自2024年被列入第三代半导体升级未来产业先行集聚发展试点,20余家“三代半”企业扎根于此,形成强大磁场。

这股蓬勃的“芯”力量吸引了SK海力等国际巨头在无锡加速布局。“无锡集成电路产业实力强劲、生态健全,这坚定了我们在无锡发展的信心与决心。”韩国SK海力士社长郭鲁正一在来锡考察中直言。作为韩资企业来锡合作的典范,SK海力士20年来深耕无锡,持续发挥技术优势,叠加强劲的产业实力与完善生态,与本土企业同频共振,为无锡高新区注入源源不断的“芯”动能,共同绘制半导体产业的壮丽蓝图。

走进无锡吴越半导体有限公司的车间,一排蓝色的机械臂有节奏地起落,精密仪器指示灯闪烁,操作机器的工人们聚精会神。“别看他小,却是设备的‘心脏’。”车间负责人拿起一枚指甲大小的芯片介绍道,“这些高端功率芯片,未来将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和机器人身上。”流水线上每一个精密的芯片,都将成为一个个微型的“未来之窗”。

在多家“三代半”企业的科创浪潮引领下,周边企业纷纷掀起技术革新热潮。索力德普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日夜攻关,研发出专利器件在高负载应用中实现性能质的飞跃;隔壁的晶圆代工厂内,工程师们正调试着自主研发的新型刻蚀设备,力求将芯片制程精度推向新高度。从材料研发到终端应用,一家带动多家,在高新区这片热土上,半导体企业正以星火燎原之势让“芯力量”持续迸发,为区域科技跨越与经济腾飞装上强劲“芯引擎”。

未来产业"智"布局:机器人产业的场景革命

无锡高新区着眼于长远,把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机器人、智能设备等产业作为未来发展重要方向,积极抢占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新赛道。区内聚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企业60余家,“5+2+N”产业未来产值超700亿元。覆盖产业链各环节,在人工智能芯片等多个领域形成竞争优势。

2025年未来产业生态大会·无锡站活动期间,高新区企业组团参展人工智能领域创新成果展示。优奇工业机器人、锡港沪机器人灵巧智能研究院轮式机器人、巨蟹智能“小蟹”机器人、无界探索智能表情机器人等“四大金刚”亮相,展现无锡在数字智慧领域的活力。“机器人表情切换流畅,仿佛有了生命。”专程从上海赶来观展的科技爱好者陈先生说,“这些机器人不仅科技感十足,还让我看到了无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无限潜力!”不少游客驻足站台,与机器人互动,共同见证无锡在AI赋能机器人赛道上的亮眼表现。

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国家重大科研成果示范应用对接会上,高新区重点打造的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智慧农业机器人研究所作为江苏唯一代表,携“AI+多功能农业机器人”亮相现场。

该所研发的全球首款农业机器人通用AI控制器uRCU,堪称机器人的“智慧大脑”。基于uRCU的农场机器人能够在复杂的农业环境中灵巧穿梭、多机协同,大幅提高生产效率,缓解农业劳动力的不足。这些农业“智能尖兵”的登场,彰显无锡高新区对未来产业的智能布局,掀起一场机器人产业应用的场景革命。

政策矩阵“聚合力”:科创沃土的培育升级方案

在科技创新浪潮风起云涌的当下,无锡高新区与政府携手构建起强大的政策矩阵,为产业的科技创新与智能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精心培育升级科创沃土。为推动科创企业蓬勃发展,实施新一轮“倍增计划”。计划新招引科技企业3000家,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2800家。还期望新增省级独角兽和潜在独角兽企业15家、瞪羚企业50家以上、上市企业3家。

高新区聚焦“6 + 2”主导产业,通过组建产业联盟,推动龙头与骨干企业发展,呵护小微企业成长。目标新增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20家,其中包括15家以上国家专精特新企业和2家以上单项冠军企业。积极争创未来产业先导区,计划引进220个项目,投资超300亿,实现产业产值超800亿。此外,无锡高新区持续打响“飞凤人才”品牌,加快人才工作联络站、人才飞地建设。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超2600人,培育高技能人才超3000人,引育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项目100个,让更多“千里马”在这片科创沃土上竞相奔腾。

文/庄佳威

来源:无锡市人民政府、锡新先锋、无锡高新区管委会、江苏省人民政府、无锡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