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天府高新区(筹),主攻产业增速154.68%
2025
05/14
16:56

在2025年一季度的区域经济版图上,四川天府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筹)〔以下简称天府高新区(筹)〕以一组亮眼数据勾勒出强劲的发展轨迹——主攻产业增速达154.68%,规上限上营业收入增速突破130%,在全市22个省级产业园区中稳居第一梯队。

↑ 天府高新区(筹)。达霄羽 摄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先进能源三大主导产业“建圈强链”;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高端软件、低空经济等细分领域集群齐聚;都市工业园区高质量产业载体、成都科创生态岛、天府海创园等国有载体布局;……这份“超速”答卷背后,是园区紧扣新质生产力发展主线,在产业布局、创新赋能、生态构建三大维度展开的系统性突破。四川天府高新技术产业园(筹)位于成都科学城核心区,定位为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先导区、成渝地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示范区、现代都市工业发展集聚区,规划面积11.78平方公里。新兴产业矩阵 / 重塑增长极的“动力引擎”当传统产业还在面临转型升级时,天府高新区(筹)已在新兴产业赛道上构建起独特的“增长三角”。目前,园区软件信息服务业延续爆发式增长,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幅超85%,成为数字经济核心承载板块;集成电路产业连续三年保持40%以上增速,布局芯片设计、封装测试等关键环节。

↑ 2月21日,仅用时6个月,四川天府轻型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100公斤级单轴涡喷发动机点火成功。图据 天府轻动最引人注目的是低空经济与卫星互联网的“空天联动”:2025年一季度,自主研发的100公斤级单轴涡喷发动机成功点火,标志着航空动力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以此为核心,已集聚纵横鹏飞、傲势乐翼等30余家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构建起从飞行器制造到场景应用的完整生态。同步落地的20余家卫星互联网企业,则在遥感数据服务、导航终端制造等领域形成技术集群,与低空经济形成空间维度的协同发展。今年2月,四川天府轻型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100公斤级单轴涡喷发动机,仅用6个月时间点火成功,大幅缩短整机研制周期的背后,其效率体现了“天府速度”和“航发效率”。航发科技总经理助理、天府轻动公司董事长黄明曾表示:“天府新区多维度推动低空经济发展,赋能相关企业抢占技术变革新风口、产业发展新赛道。天府轻动将主动融入产业园区建设发展,发挥航空发动机主机单位引领作用,争取早日实现航空动力‘成都心’配装飞机‘成都造’,为新区及成都航空全产业链发展贡献天府轻动力量。”先进能源产业的突破同样亮眼,2024年产业规模突破120亿元,清洁能源装备、储能技术等细分领域的创新成果正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些新兴产业的协同发力,不仅打破了传统产业增长瓶颈,更构建起“梯次发展、多点突破”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园区经济注入持续动能。创新平台集群 / 激活新质生产力的“核反应堆”在天府高新区(筹)范围内,76个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构成的创新矩阵正在释放强大能量。这里既有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国字号”战略科技力量,也有省级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区域性创新枢纽。天府兴隆湖实验室等新型研发机构,正成为基础研究向应用转化的“转换器”,各种科研院所、实验室等在航空发动机材料、微纳光刻等领域的突破,直接为产业链企业提供技术支撑。

↑ 天府兴隆湖实验室。杨奉焓 摄(未经授权 请勿转载)不仅如此,园区创新平台呈现出“学科交叉、产研融合”的显著特征。17个国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形成“研发在平台、转化在企业、应用在市场”的创新闭环。这种“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模式,使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传统园区有显著提升,有效实现了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双向奔赴”。生态赋能体系 / 构筑产业跃迁的“热带雨林”人才与创新的集聚效应,正成为园区发展的“双轮驱动”,越来越多高层次人才在这里汇聚。“一直以来,天府兴隆湖实验室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产业发展,高质量开展博士后人才招引和培养工作,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博士后在推动科技创新进步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抢占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制高点提供智力支撑。”天府兴隆湖实验室综合管理部负责人崔雅莉表示。据悉,2024年天府高新区(筹)新增109个高层次人才(团队),数量在全市省级园区中名列前茅,其带来的技术创新与管理经验,直接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创新层面,以成都科创岛为核心的基金生态圈已汇聚10余支产业引导基金,80亿元注册基金规模形成“资金蓄水池”,通过“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产业基金”的梯度支持,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 成都科创生态岛。马骥 摄(未经授权 请勿转载)事实上,空间载体的规划布局更显战略眼光。在建的凤栖湿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粤浦·瞪羚谷等项目,将形成超100万方的高品质都市工业产业空间,涵盖研发中试、成果转化、总部办公等多元功能,为中小企业成长和龙头企业集聚提供物理支撑。这种“创新雨林”生态的构建,不仅降低了企业的创新成本,更形成了“引进一个项目、带动一条产业链、辐射一个生态圈”的乘数效应。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天府高新区(筹)将继续落实“五大攻坚行动”,不断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和发展水平。不管是新兴产业的“点状突破”,还是科技创新生态的“面状辐射”,这里正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以及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助力,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更高目标迈进。记者:刘倩婷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