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鄂托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为基石,精准锚定国家“双碳”战略,充分发挥生态环境部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优势,创新打造“绿电全替代”园区发展模式。始终以服务企业为核心,通过构建风光氢储一体化清洁能源体系,推动传统工业基地向低碳园区转型,为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鄂托克实践”,为企业绿色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优化服务,夯实“绿电”基础
通过政策保障和高效服务,为企业搭建了绿色发展的坚实平台。2024年,开发区在建新能源项目达175.5万千瓦,其中君正能源45万千瓦光伏项目已并网,深能北方50.5万千瓦风光项目预计2025年投产,多能互补公司50万千瓦风光项目部分并网,中广核30万千瓦项目即将开工。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40亿千瓦时,年减排二氧化碳398.8万吨,为企业提供了稳定、清洁的能源供应,同步实现节能降耗与生态保护双重效益。
此外,开发区通过“能源低碳化”战略,构建了绿电项目、负碳产业、绿色运输协同发展格局。2025年规划的300万千瓦离网型新能源项目将替代硅铁、聚氯乙烯等重点产业火电负荷,正在申报的60万千瓦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将配套无汞化特种树脂升级项目,持续优化能源结构,为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精准施策,赋能企业绿色发展
以服务企业为导向,通过政策引导和资源整合,帮助企业实现绿色转型。鄂尔多斯电冶集团物流公司作为受益企业,其120辆电动重卡年减排二氧化碳超万吨,主要大气污染物减排近百吨。这些车辆的动力来源于电冶集团与三峡新能源合作的200MW光伏项目,经过两年多实践验证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开发区通过精准施策,为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减碳路径,助力企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链动未来,培育绿色产业集群
依托新能源产业布局,加速形成高纯晶硅、新能源电池、负极材料等产业链集群,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沃土。传统企业与新兴产业同频共振,鄂尔多斯多晶硅业通过“改良西门子法”工艺突破,实现电子级N型硅料量产;君正能源、深能北方等企业的绿电制氢、绿氨合成项目陆续落地,为区域工业经济注入了绿色动能。
开发区通过优化服务,为企业提供了从单一减排到系统赋能的全程支持,以绿电为基、产业链为翼,探索资源型地区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提升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持续刷新产业发展的“含绿量”与“含金量”。
鄂托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核心,为企业绿色发展提供了全方位支持。通过夯实绿电基础、精准施策赋能、培育绿色产业集群,开发区不仅帮助企业实现了绿色转型,更为资源型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未来,开发区将继续以服务企业为己任,推动产业发展的“含绿量”与“含金量”不断提升,谱写绿色发展的新篇章。(张屹)
来源:鄂尔多斯市经济合作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