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淮北杜集经开区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为“红色引擎”,通过强化政治功能、组织功能和服务功能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融入产业转型、科技创新全过程、各方面,转化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竞争优势。
聚焦政治建设铸魂,提升发展高度
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通过强化政治引领、思想引领和纪律引领,确保产业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不断提升战略格局和发展高度。
树立长远眼光,擘画转型蓝图。深刻认识到产业提质升级是园区发展的必然要求,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皖北产业集群发展的历史机遇,摒弃“捡到篮里都是菜”的粗放发展模式,构建“131”发展格局,精准确立以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等为主导的产业方向。今年上半年新签约的亿元及以上项目中,主导产业项目占比超过90%,发展方向更加聚焦。
强化思想引领,压实压紧责任。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严格落实“一把手工程”和“一岗双责”,通过集中学习、交流研讨、早班会“每日一学”等形式及时学深悟透党的新理论、新政策,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经济一线不折不扣地得到执行,为攻坚克难、推动转型奠定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严明纪律规矩,净化产业生态。坚持以严明纪律锻造一支敢于担当、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构建“亲清”有度的新型政商关系。严格落实“一把手工程”和“一岗双责”,通过督查调度、定期约谈等机制压实干部责任,确保人人身上有担子、干事有规矩。大力倡导“店小二”精神,建立领导包保企业制度,从制度上杜绝不正之风,营造了风清气正、惠企利商良好发展生态。
聚焦组织建设聚力,拓宽工作广度
着力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通过织密组织体系、激活党员动能,将党建工作覆盖到产业发展“神经末梢”,不断拓展工作深度。
建强攻坚“桥头堡”。深入开展“两个覆盖”集中攻坚,累计地毯式摸排企业300余家次,建立“一支部一联络员”制度,确保党的工作无死角、全覆盖。成立产业链党委,在淮北合众机械、安徽路特威、淮北林光钻探等龙头企业建立高标准党建品牌示范点,将党的工作覆盖到产业链上、项目工地上,成为政策宣传的“广播站”、凝聚职工的“引力场”、攻克难题的“战斗队”。
打造攻坚“主力军”。积极搭建党员发挥作用平台,园区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等150余个。淮北林光钻探“党员示范岗”“技能大师工作室”中技术岗位党员占比高达70%,2024年以来带领团队攻克30余项技术难题。淮北合众机械、安徽路特威等企业,通过党员“传帮带”,培养出30名技术骨干,推动企业技术革新和生产效率整体提升。
培育攻坚“生力军”。高度重视党建带团建,指导园区企业规范化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建设。2024年以来新组建群团组织40余家,淮北合众机械的青年研发团队攻克行业技术难关,荣获“安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通过举办“林光杯”技术比武、青年联谊等活动,凝聚了200名青年职工,为产业发展储备充足青年后备力量。
聚焦创新发展赋能,加大服务力度
聚焦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将“服务”作为党建工作的落脚点,通过为创新发展赋能,不断加大对产业升级的支持力度。
坚定不移加强创新引领。针对区内企业研发能力普遍偏弱的痛点,主动担当“科技红娘”,积极“牵线搭桥”,促成区内企业与中国矿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院所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支持林光钻探联合攻关,成功实现关键钻探设备国产化替代;支持中芬矿机研发应用数字孪生系统,将设备效率提升30%;支持合众机械建立博士后工作站,攻克行业技术难题,有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产业升级注入创新动力。
坚定不移着力企业培育。建立健全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按照“培育一批、提升一批、壮大一批”的思路,建立重点企业培育库,进行“一对一”精准滴灌。淮北合众机械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7家企业申报2025年度第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康迪纳电力申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企业的4个产品被认定为安徽省第一批新产品,淮北中芬矿机“NXZ-40复合高性能浓缩搅拌一体机”入选安徽省重点产业链标志性产品遴选名单。
坚定不移抓好要素保障。聚焦企业发展“生命线”,在资金、土地、人才等关键要素上提供全周期服务。累计为企业兑现各类奖补资金2601.3万元,通过“园区贷”“人才贷”等协调贷款28.45亿元,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上半年依法依规处置低效用地400亩,为合众机械二期等重点项目提供“拿地即开工”服务。通过“人才飞地”、专场招聘、住房保障等措施,上半年帮助企业新招引各类人才150余人,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梁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