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曹菲 郴州报道
盛夏时节,林邑之城产业发展热潮奔涌不息。
三一重能、湖南白银生产车间内,自动化设备正满负荷运转;华秋电子、炬神电子扩能项目建设正酣……自贸区郴州片区、郴州高新区内的19.84平方公里土地上,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自贸区郴州片区、高新区航拍。(史校齐 摄)
2025年上半年,自贸区郴州片区、郴州高新区交出了一份含金量十足的“成绩单”: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外贸进出口、直接使用外资分别增长30%、16%、21.5%,均排名全市第一;“博士进企”工程引导25名博士入驻22家企业;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7家;“‘五好’园区创建”综合评价连续三年排名国家级园区全省第一。
一个个沉甸甸的数字与荣誉,不仅持续彰显出了自贸区郴州片区、郴州高新区的“领跑之姿”,更昭示其向“新”而行的决心、以“质”取胜的决心和底气。
强化科技创新
推动产业能级向绿攀升
走进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郴州钨制品分公司(以下简称郴州钨公司)特种钨基新材料粉末“黑灯工厂”,自动化生产线正连续进料、给料和出料,AGV无人搬运车穿梭其中,偌大厂房内空无一人。
“工人得以解放双手,得益于企业智能化数字化改造。”郴州钨公司党群工作部(综合部)部长徐利强介绍,该项目通过5G+工业互联网、AI质量管控等技术融合,已实现工序装备自动化、管理数字化、生产智能化、业财一体化,生产效率和产量提高了30%。
郴州钨公司生产车间。
数字生产力亦守护了绿水青山。据介绍,该项目在行业内首创设计并应用智慧安环系统、数字孪生系统、智能仓储物流系统及多种新型装备,通过余热回用、光伏发电,实现能源回收循环利用。今年1月,国家工信部公布了2024年度国家绿色制造名单,郴州钨公司成功获评“国家绿色工厂”。
在自贸区郴州片区、郴州高新区,像郴州钨公司这样的智能化、绿色化工厂还不少。截至目前,该园区共有3家企业获评湖南省先进级智能工厂;三一重能、台达电子共5家企业纳入绿色体系创建计划。
今年1月份,自贸区郴州片区、郴州高新区开展“有色金属产业提质量、创品牌、增效益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转型,着力淘汰落后产能,实施升级改造,提升竞争力,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园航拍。(张凯 摄)
“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自贸区郴州片区、郴州高新区以绿色化智能化技术赋能主特产业高端化发展,加速新旧动能转化。”自贸区郴州片区、郴州高新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园区组建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钨、铋、白银等稀贵金属产业链迈向中高端;依托5G+工业互联网建设,推广科创大数据AI平台,高效匹配链接研发所需的人才、技术、设备等资源;大力开展“智赋万企”行动,分产业、分行业组织企业座谈,支持和引导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着力提品质、创品牌,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扩大开放水平
推动中非合作走深走实
郴州市产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赞比亚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签约战略合作协议;郴州科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郴州(埃及)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签署埃及建筑材料加工厂及海外仓项目协议;中非供应链安全保障及非洲自主可控物流体系建设项目正式签约……
在今年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上,自贸区郴州片区、郴州高新区成果丰硕。
展会落下帷幕,合作永不散场。
7月盛夏,骄阳似火,步入湖南郴州粮油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如当下气温般火热:智能化设备正高效运转,工作人员正加紧调试设备,为9月发往非洲刚果(金)和安哥拉的大米加工设备做准备。海外与大客户事业部部长杨霞介绍:“上半年,我们的产品已出口至非洲加纳、乌干达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对非贸易额超400万元人民币。”
今年来,自贸区郴州片区、郴州高新区谋划实施《中非经贸深度合作产业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联合郴州陆港,深入推广应用“跨境一锁”“湘粤非铁海联运”,推动对非本币结算贸易交易便利化,推进对非新型易货贸易业务制度创新,持续用力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
中非经贸深度合作产业园。(史校齐 摄)
今年5月,中非经贸深度合作产业园正式揭牌运营,目前,已吸引9家企业入驻。越来越多的郴州农科技术也由此跨越山海,在非洲大陆生根发芽,结出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硕果。
万里之遥的非洲大地上,农夫机电的履带式拖拉机正驰骋于尼日利亚的田野上;湖南省日晶照明的节能灯具,则为坦桑尼亚的偏远村庄带来光明……1-6月,自贸区郴州片区、郴州高新区对非进出口完成29.01亿元。
“未来,自贸区郴州片区、郴州高新区将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动中非合作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发展,努力打造郴州样板,续写更多‘郴非故事’。”园区党工委书记王卫东表示。
提升服务效能
助推企业发展提质提速
在郴州金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内,砷铁合金制备技术中试项目关键设备正加紧安装,计划8月初启动中试。
今年4月,自贸区郴州片区、郴州高新区联合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成功落地湖南省首笔“中试综合保险”,为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兜底保障,让“真创新”受到“真保护”,“高质量”受到“严保护”。
“中试综合保险不仅为我们提供了100万元的保险保障和100万元银行新增授信,保险费率和贷款利率较正常利率分别降低至40%、30%。让我们更有信心、决心开展中试。”郴州金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阮茗说。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栖”。自贸区郴州片区、郴州高新区深谙此道,将优化营商环境当作“永不竣工的工程”。全省园区首设营商环境和制度创新局,不仅将服务范围拓展到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还从政策支持、要素保障、市场监管、法律服务等多个方面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早茶会”联企品牌系统解决职工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
彩显科技大楼航拍。(张凯 摄)
优质营商环境亦吸引了优质企业落地生根。在湖南彩显科技有限公司调试区,工作人员正为整装待发的高端水洗研磨贴片机、全自动刮刀贴片机进行最后校准。
从去年5月落户园区,到今年1月实现投产,上半年,该企业生产总值已达9000万元。“我们考察了很多地方,最终选择落户在自贸区郴州片区、郴州高新区,主要是看中新区独特的区位优势与优质的营商环境。”湖南彩显科技有限公司刘建坦言,企业从入驻、落地,再到投产,不仅有专人服务,遇到困难也能立即得到回应解决。
以营商环境之“优”,谋经济发展之“进”。今年以来,自贸区郴州片区、郴州高新区通过提质增效的政务改革、企业为本的贴心服务、营造良好生态培育产业集群等举措,持续擦亮“身在郴州 办事无忧”的金字招牌,为产业升级赋能。
——创新全流程用工服务体系。打造“招工-匹配-保障-储备”一体化服务链,开发“用工地图”,通过“直播带岗”等方式精准招工6000余人。
——创新升级政务服务模式。设立8个涉企服务重点专区,运用并联审批、联合评审、容缺受理等手段,对35个高频办理事项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压缩率44%。
自贸区郴州片区、郴州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张凯 摄)
今年上半年,自贸区郴州片区、郴州高新区新引进2亿元以上项目24个,蓝驰汽车、道通科技洽谈顺利,浙江工企环保、太湖能谷新能源等重大投资项目有望落户。
如今,在这片投资兴业、创新创业的沃土上,“好项目铺天盖地、大项目顶天立地”的良好发展态势逐渐形成,为自贸区郴州片区、郴州高新区实施强省会行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