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庐江高新区:以“竞跑者”姿态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冲刺”
2025
09/05
17:57

拔地而起的标准化厂房、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高效运转的政务服务专班……走进庐江高新区,处处涌动着项目建设的热潮。

作为全县经济“主战场”,今年以来,庐江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平稳运行,预计全年可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30亿元,财政收入1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2亿元;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和财政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3.7%、15.1%。

庐江高新区以“比项目 看现场”行动为引擎,锚定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赛道,始终坚持以项目推动发展,做到“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迅速、措施上加压”,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平稳运行。

“双轮驱动”: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项目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引擎。”庐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夏俊介绍,庐江高新区紧扣国家“两新”政策机遇,实施产业投资与政府投资“双轮驱动”战略,强化“项目为王”理念,在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领域做强链条、扩大规模、提升质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国轩高科第十个项目——年处理50GWh的电池回收项目已经正式开工,该项目总投资30亿,建设周期8个月,这对我们完善全产业链布局有重要意义。”夏俊介绍,另外,庐江高新区还通过基金以投代促招引进了摩兽出行电摩整车及总部项目,这也是庐江第一个真正意义的整车项目,预计十月底第一台电摩正式下线。

政府投资领域亮点纷呈,20亿元专项债谋划12个子项目用于园区道路提升、产业载体建设,目前正在设计阶段,预计十月份动工;6.5亿元人才公寓主体竣工在即,综合能源港项目有效缓解企业停车难题;“海底捞”露营火锅等新业态将为萤火虫基地注入消费新活力。

庐江高新区建立“项目联系人制度”,从手续办理到要素保障全程“一对一”服务,确保项目“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今年园区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6个,总投资超过64亿元;新开工项目21个,计划新增投资12亿元。上半年,17个项目正式竣工投产,预计新增产值12亿元以上,一幅“项目满园”的图景徐徐展开。

“有解思维”:破解难题激活“新动能”

面对“土地要素紧、历史遗留多”的发展瓶颈,庐江高新区以“有解思维”打出破局“组合拳”——

对某电子零部件企业项目搁置问题,园区平台公司果断出手,收购存量资产,重新规划建设7.5万平方米产业园,总投资3.1亿元,目前60%主体结构已封顶,预计年底投入使用。

“通过‘腾笼换鸟’,既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又可引入约15家‘小而美’企业,撬动社会投资20亿元,达产后年税收将突破1亿元。”夏俊介绍,该模式实现了资产盘活与产业升级“双赢”。

面对部分项目因土地等问题无法推进的困境,夏俊以总投资50亿元的国轩闰辉年产20万吨正极材料项目为例,该项目占地180亩,因地块未纳入城镇开发边界,项目一度停滞。 “在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的高度重视和资规部门的专业指导下,我们积极与省市相关部门反复沟通、争取支持;同时,也推动企业同步加快备案、环评、能评等前期手续。”夏俊介绍,通过“双线并行”机制,目前国土自然资源部已于9月2日正式下达批复,预计今年10月份项目实质性开工建设。

在项目落地和加快建设上,园区推行专班机制,紧盯重点项目,创新实施“五个一”工作法,即一个项目一名班子成员主抓、一个责任局办落实、一个项目主体推进、一张时间表施工、一本台账督查,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加强金融对接和人才培养。今年以来,高新投公司已融资20亿元保障项目建设,通过银企对接会为48家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与合肥工业大学共建产学研基地;优化服务,推行产业项目手续“一网通办”,正积极争取“不动产登记”权限下放,以“有解思维”推动审批效率,严格落实“说到做到、无事不扰”。

“每月项目调度会‘现场办公、限时解决’,问题不过夜、推进不减速。”夏俊说,正是这套“专班机制+金融支持+政务服务”的全链条机制,让园区项目开工率、竣工率持续领先。

“一核两翼”:十年蝶变迈向“千亿梦”

一组亮眼数据彰显园区发展实效:从2015年规上工业总产值50亿元,到2024年,这一数值突破了200亿元,实现了四倍增长。

展望未来,庐江高新区将深化“一核两翼”产业体系建设,重点布局下一代固态电池、先进光储、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方向,推动总投资60亿元的10GWh固态电池项目,以及总投资20亿元的新能源重卡驱动总成等项目落地。同时,积极培育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智能制造与科技服务深度融合,加快二产、三产协同发展。

“我们将以‘比项目 看现场’为抓手,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实干,朝着‘千亿园区、千亿产业’目标全力迈进。”夏俊表示。(钱明东)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