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月满荆楚 情系桑梓——超2300亿元楚商投资潮涌湖北
这个中秋国庆,湖北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团圆”。遍布全国的楚商带着资本与乡情返乡,为家乡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据初步统计,截至10月4日,全省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58个,总金额达2388.25亿元。
乡音未改,投资正热
“月是故乡明”,此次双节成为湖北与楚商深化合作的绝佳契机。全省各地以“楚商回乡 共建支点”为主题,举办了近170场招商活动,从襄阳的千亿级项目签约到十堰的产业对接,从恩施的“招商引资贷”到随州的产业链茶话会,处处洋溢着游子返乡、共建家乡的浓厚氛围。
在襄阳,楚能新能源投资220亿元建设锂电池生产基地,东风与华为联手打造新能源越野车项目;在十堰,30个项目涵盖智能装备、文旅康养等多个领域。
校友归巢,智资汇聚
湖北深厚的科教资源在这个双节绽放异彩。各地巧妙激活“校友经济”,让昔日的学子成为今日的建设者。
武汉三中120周年校庆之际,汉阳区借机举办校友恳谈会,签约70多亿元项目;荆州市公安县举办“情系桑梓 共话发展”楚商回乡暨校友回归推介活动,现场颁发“公安县优秀校友”“公安县招商大使”推动情感纽带转化为投资动能;武汉市蔡甸区举办“楚商返乡·校友回归”2025蔡甸街道楚商校友恳谈会,7个重点项目签约,总投资额20.5亿元,校友“飞雁”变“归雁”。
家的温度,心的归属
以情感为纽带,让楚商“愿意来”;以政策为基,让楚商“留得住”;以服务为桥,让楚商“发展好”。今年,湖北出台《推进楚商回乡工作行动方案》,提出15条创新务实举措,为广大楚商回乡兴业吃下“定心丸”。
双节期间,各地更是以“不打烊”的招商服务传递家乡温度,增强楚商归属感。随州的一封封“中秋家书”寄托牵挂,武汉的企业沙龙现场排忧解难,仙桃的“首席服务官”机制实现企业诉求100%办结。这些贴心举措,让楚商真正感受到“回家”的温暖。
荆楚热土,引资“强磁场”
双节招商热潮是我省招商引资“稳中有进、量质齐升”良好态势的缩影。今年以来,湖北大力开展产业链条招商、产业生态招商、要素储备招商与高端科创招商,促进各类资源在湖北加速集聚。
1-8月,全省招商引资亿元以上签约项目5994个,同比增长2.6%,其中“51020”先进制造业集群项目个数占比83.3%。开工项目2170个,同比增长3.7%,计划总投资7702.2亿元。
从重大项目看,小米集团投资99亿元在武汉建设智能家电工厂,这是在全国继汽车超级工厂、手机智能工厂后布局的第三座智能工厂;小鹏汽车投资80亿元在武汉基地新上零部件扩产项目,新增年产10万辆的生产能力,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00亿元以上。灵伴科技、芯擎科技等独角兽企业,瑞典奥托立夫、瑞士魏德曼等知名跨国公司,中国化学、中船重工等大型央企纷纷选择湖北、加码湖北。
下一步,湖北省商务厅将会同各相关部门,做好项目落地要素保障,筹备好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楚商大会等高能级活动品牌,力争推动更多楚商产业回归、资本回流、项目回投、总部回迁、人才回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