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洛阳高新区20年 年收入破千亿创招商高新模式
2012
11/02
09:21

洛阳高新区迎来20岁生日

年收入突破千亿,创招商高新模式

推荐阅读:央企参与中原经济区建设 洛阳签约7项目金额达538亿元

昨天,洛阳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区20周年庆典系列活动大幕开启。20年前,这块土地默守在千年帝都的角落,荒凉无声。20年后,高新区年总收入已突破千亿元,在洛阳16个县市区中名列前茅,并朝着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目标奋进。20年间,高新区为洛阳带来了什么?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从“穷小子”到“高富帅”

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马志强介绍说,洛阳高新区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新区,目前,实际管辖面积96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14.3平方公里,区内常住人口11万。20年前,高新区所在的区域,基本上是村庄与农田。而如今它面目一新,摇身成长为“高富帅”——区内各类工商企业共1200家,市级以上研发中心124家,其中国家级3家。

2011年园区总收入达到1051亿元,增速1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39亿元,增速21.3%,利润14亿元;招商引资工作实际利用外资1.4亿美元,占省定目标的117.5%,外贸出口2.4亿美元,占市定目标的118%。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领先洛阳

如果说狭长型的洛阳城区好似一条金链,高新区是镶嵌在其中的一颗绿色明珠。

从高楼向下俯视,高新区纵横交错的道路绿意盎然,像绿色棋盘。2003年10月,高新区率先通过ISO14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成为洛阳市首家通过国家环保部门验收的区域。目前全区内绿地总面积32.7万平方米,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了34.3%、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平方米,在洛阳16个县市区中遥遥领先,整个建成区里,企业中绿草如茵,社区里花木掩映。

“安静生产日”让企业叫好

依靠日趋完美的园区环境,高新区吸引了国内外投资者纷至沓来。先后有3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到此安营扎寨。

2005年,管委会专门成立了项目服务局,抽调精干力量,强化对企业初创过程的扶持和引导,对企业实施精细服务。高新区的每月1日到25日,是企业的“安静生产日”,其间任何人、任何部门不得到企业检查、收费,干扰企业生产。

“企业正常经营的时候,你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在企业需要帮助的时候,它却无处不在。”源创电气公司董事长江贤仓这样评价高新区的孵化培育模式。

特色招商模式缝合产业链断层

“招商引资是高新区发展的生命线。”管委会副主任孟建国说,高新区在成立之初,就将招商引资的目光瞄准国内外高新技术项目,吸引了美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在区内集聚。目前,全区注册企业达1000多家。

招商引资所带来的巨大效应远非GDP所能衡量。孟建国说,如此多的高科技企业之所以抢滩洛阳高新区绝非偶然,其特色招商模式成为关键。围绕相关产业的主导产品及其上下游产品招商引资,努力“缝合”和填补产业链上的断层和空白,有选择地承接、吸纳一批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推动主导产业链向两头延伸,向高端发展。

新闻链接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由来

1988年5月,在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基础上,国务院批准建立第一个国家高新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并颁布18条优惠政策。

1991年3月,《国务院关于批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有关政策规定的通知》颁布,批准建立武汉东湖、南京、西安、天津、长春、深圳等26个国家高新区并制定全国适用的扶持政策;同年4月,邓小平“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题词发表。

1992年11月,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指引下,国务院又批准建立苏州、无锡、洛阳、常州、宝鸡、昆明等25个国家高新区。

1997年6月,为解决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和21世纪中国粮食问题,国务院特别批准建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2007年1月,国务院批准宁波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2009年3月,又新批准湘潭、泰州两个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2010年9月和11月,国务院先后两批批准烟台、东莞松山湖、昆山等27家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2011年6月,又批准上海紫竹高新区等5家省级高新区升级成为国家高新区。

至此,国家高新区的数量达到88家,在全国形成了合理的布局。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