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甘河工业园里的全国之最 争创工业新纪元
2012
11/02
09:52

说起工业,多数人想到的是大烟囱、轰鸣声……10月31日清晨,甘河工业园区的天气晴朗,空气清新。说起节能减排,管委会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笑了,“我就不多说了。走!我带你们去看看我们园区里的两个全国之最。”话音还没落下,他已经着急地在前面带起路来。

推荐阅读:海晏与甘河工业园共建青海天瑞集团铝基一体化项目

全国最长的运输皮带

日输送矿石原料10000吨,每吨的运输成本还不到5元钱。这可能吗!甘河工业园区的青海盐湖海纳化工有限公司矿石原料长距离输送皮带就能做到。如果,没有这条运输皮带,会耗用多少资源?海纳公司副总经理刘世成算了一笔账:公司水泥项目的原材料在湟中县上新庄镇门旦峡矿区开采,公路运输约25公里,按公司对矿石的需要,每天至少要有300辆货车,两分钟卸货一次,车辆运输一吨的成本大约18元。利用皮带运输每天可为公司减少成本约八万元,而且皮带运输没有烟尘和噪音,不仅方便了周边的村民,还节省了大量的能源。

2011年7月,全国海拔最高、路程最远的运输皮带在青海甘河工业园区诞生了。皮带全长21.7千米,皮带运转速度达到设计标准每秒4米,完全可以满足公司每天的矿石原料的需求量。

水泥生产中的一组数据更是令人眼前一亮:水泥生产的国家标准粉尘排放量为每立方米50毫克,海纳的水泥生产线排放量仅为每立方米30毫克,远低于国家标准。

全国最领先余热发电技术

热能-动能-机械能-电能。看起来,这是一组枯燥的物理能量转化公式,可是在硅铁行业内,青海物通集团(实业)有限公司利用这组物理公式研发出全国首屈一指的余热发电技术。

走进物通公司,干净整洁的工作环境出乎我们意料。听到阵阵流水声,我们好奇驻足观看。“这是我们的冷却塔,就是要不往外排一滴废水。”公司副总王西来说。

“我们的余热项目可是得到联合国认证的啊!”说起余热利用技术,每一名工作人员都很骄傲。2012年7月,项目在联合国理事会注册成功,这是铁合金行业内的第一家成功注册的清洁生产项目,也是青海省第一个CDM项目,达到国内同行业首例,实现了“零”的突破。

“我们还有10万吨硅系材料生产项目配套建设十万吨余热发电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9300万千瓦时,可为公司每年增加1800万元的经济效益,产值将达到3369.6万元。”坐在舒适的余热发电厂,王西来憧憬着公司的未来。

近年来,甘河环保分局以污染防治和节能减排为重点,采取结构减排和工程减排为主的减排手段,拆除了一批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入驻企业均已更新环保设备,企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全部回收利用。固体废物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处置原则,将废物最大程度循环利用。

离开工业园区已是傍晚,架在高空的运输皮带,正在建的厂房在夜幕中若隐若现,好像在诉说一个工业的新纪元。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