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淮安工业园区:打造产业聚集高地 建设生态宜居新城
2012
11/23
08:30

沿着宽阔的淮海南路,穿过高速环,再向南5.3公里,是淮安“东扩南连”的重要版块——淮安工业园区。这里高奏加速建设、加快发展的主旋律,向人们昭示着,这里将是淮安演绎“工业强市”主题曲中壮丽华美的动人乐章,也将是淮安推进全面小康建设、加速迈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2008年9月,市委市政府作出重要决策,在淮安“东扩南连”一盘棋上,跳出一个“飞子”——延伸淮海南路,在市区南部打造新的城市版块,即占地36平方公里的江苏淮安工业园区;2011年11月16日,淮安工业园区26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集中开工,这架继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之后的淮安经济发展新引擎,在“诞生”三周年之际厚积薄发,掀开盖头,展露风采;2012年10月29日,淮安工业园区又有12个新项目集中开工,再次推动工业园区奋勇前进。

四年筚路蓝缕,四年埋头苦干,四年狠打基础,淮安工业园区从空空如也到项目云集,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从一张白纸到新兴板块,拉开了现代新城的框架;从边缘地块到发展热土,铸就了“创新、创业、和谐、超越”的淮安工业园区之魂。

一架功率强大、扭矩强劲的全新引擎正开足马力,一个项目云集、产业集聚的产业高地正蓬勃兴起,一座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的工业新城正加速崛起。现在,淮安工业园区正朝着“总量争百亿,财政超十亿,建成生态区,基本现代化”的“十二五”目标全速前进。

“三五”引领产业高地

“刚来的时候,这里就是清一色的农田,一无所有、没有任何经济存量,我们本着一张白纸上可以画出最新最美画卷的美好愿望,努力把打造成客商投资创业、人民安居乐业的福地!”站在淮安工业园区管委会大楼上,看着秀美的古盐河生态公园和一个个正在抓紧建设的项目,回想起四年前这里的一幕幕,淮安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仲凤笔心潮澎湃。

正确的园区定位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是第一步。园区的建设者们按照市委书记刘永忠提出的“经典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的要求,确立淮安工业园区“现代新城、产业高地、商务新区、生态家园”的发展定位,确立将园区作为城市来建设,推进二三产业互动发展,打造市区南部副中心的思路。

既为“工业园区”,产业是脊梁。发展产业,基础设施是前提。2008年底的淮安工业园区,能称为“基础设施”的仅为几条七拐八绕、能把人头转昏的乡村小道。2009年新年一过,发展大道、通衢大道、庐山路、香山路,一条条现代化道路开工建设。不到四年,园区形成“六纵四横”格局,连上了周边高速公路网,加上规划建设中的苏北灌溉总渠800万吨综合码头、大运河集装箱港口、宁淮铁路客运站点,园区公、铁、水立体交通体系呼之欲出。

一手抓基础设施,一手抓招商引资。到哪里去,招何处商?仲凤笔提出8个字的指导思想:“差别发展,特色产业”。园区提出“三五”:依托闽商、浙商、台商、欧美、央企五大引资平台,围绕汽车机械、纺织服装、食品医药、光伏电子、节能环保五大产业,遵守“高、大、名、外、绿”五大选资要求。

在基础设施尚未建成、工业基础基本为零的情况下,园区人凭着满腔豪情,手持一张规划图,走南闯北、披星戴月,用真诚和执著感动客商,以美好蓝图打动客商。四年来,引进二、三产项目100个,协议引资50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工业项目76个,引进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3个。首批开工的39个项目呈现出体量大、起点高、多元化、集约化四个特点,以恒久汽车为代表的总投资近百亿的福建产业园项目,总投资7亿元的意尔康等浙资项目,松峰60万纱锭高支精梳棉、珂卡芙、洛克弗家具等外资项目,苏北资源再生利用、中科环保发电等节能环保项目,昊雄总部经济综合体等现代商贸项目,充分体现了“三五”特质。

阔步迈向“工业新城”

在淮安中心城市“东扩南连、三城融合、五区联动”战略中,淮安工业园区应该作怎样的定位?

“综合考虑生产、生活和服务的现代模式显然更适合园区。”仲凤笔认为,这种模式既能通过商业用地的土地收益,平衡基础设施投入和工业用地出让的差价,也能通过环境和生态的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园区邀请新加坡邦城设计院、南林大风景园区设计院等多个规划院所,多层面研究园区建设模式,形成了“现代新城、产业高地、商务新区、生态家园”的发展定位。

古盐河,一条承载着厚重历史、横穿园区的河流,在园区发展定位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默默流淌数百年后,古盐河再一次焕发勃勃生机。依托古盐河天然生态景观,园区规划建设了古盐河生态景观廊道。以廊道为界,南面生产,北面生活。

2012年11月4日,一场秋雨将天空染得湛蓝,将空气涤得通透,将芳草润得碧绿,将溪水冲得欢畅。漫步位于淮安工业园区生态景观廊道中心位置的古盐河生态公园,感受到的不仅有秋高气爽,还有春色满园。地形错落,平湖如镜,乔木成林,翠竹几陇。芦苇随风摇曳,更有小溪流水,栈桥数座。湖边广场上,几位老人,带着孙子,欢声笑语。公园南面,开工项目快马加鞭;遥望北面,安置小区和现代学校透着温馨。

团结安置小区,电话、宽带、天然气、自来水、有线电视、太阳能一应俱全,随处可见的绿色和低容积率营造了惬意的生活空间。走进小区居民左奶奶的家,热情的左奶奶兴奋地诉说她的“幸福生活”。左奶奶原先住在高坝村15组,家里只有两间小瓦房。多年前一场大病,让左桂云落下了病根。“一到坏天就要发病。就打前年年底搬到这小区来,也就奇了,一场病没发,身体特别好!”最让左奶奶高兴的是,她的孙女从大老远的五墩王桥小学转到园区学校读书,“条件不知好多少,离家又近。”

左奶奶说的“园区学校”是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这所学校还挂着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分校的牌子。学校实行十二年一贯制,全塑胶运动场,篮球场,排球场,现代化教室,还有公开招聘择优录用的148名教职员工,让园区范围的农民圆了“子女上好学校”的梦想。

融生产、生态、生活于一体,“组团相间、生态相连”的淮安工业园区,正在从“工业新区”迈向“工业新城”。

创新创业和谐超越

民族进步需要文化铸魂,城市发展需要文化引领。

在淮安工业园区服务中心的一楼大厅墙上,有8个烫金大字“创新、创业、和谐、超越”——这既是园区精神,也是园区的特色文化。

“创新、创业、和谐、超越”体现在园区建设市场运作上。“建设靠市场,发展靠开放”,园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初期,充分利用市场价值规律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采取灵活的运作方式破解资金瓶颈;积极探索富家开发方式,通过兴建古盐河生态公园,进一步提升园区经营性土地价值;集中打包开发基础设施项目,出让经营性土地支付工程建设费用,延长土地开发产业链。

“创新、创业、和谐、超越”体现在园区人“101%服务”上。对招商引资来的企业,园区工作人员主动服务、真诚服务、贴心服务,宁肯自己多跑数趟,也不让客商麻烦一次,对项目用地、基建手续、工商登记等事宜全程代办,形成了“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运行机制。一家投资企业在向工商部门申请一份材料时,园区同志帮他们一起去办理,用了不到20分钟就将事情办完了。该集团的刘总动情地说:“你们的办事效率如此高,如果我们不加大投入、加快发展,就对不起你们!”

“创新、创业、和谐、超越”体现在园区和谐拆迁上。园区所在地长期处于农耕社会,群众对征地拆迁、违建控制不认同不理解的现实,以及极少数人以讹传讹的负面宣传,使拆迁在园区难上加难。园区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标准不偏离,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全力构建“依法、文明、和谐”的征地拆迁工作机制,用行动取信于民。市委书记刘永忠在走访安置小区群众后,盛赞“这就是和谐拆迁”。

“创新、创业、和谐、超越”体现在园区道路命名的“小事”上。“通衢大道”寄托了园区人构筑大交通、跨越大发展的美好愿景;“茶圣路”源自陆羽《茶经》“淮阴城南十里有茶坡”,为园区增添了浓郁的文气;庐山路、香山路、武夷山路、阿里山路等以“山”命名的纵路名赋予园区阳刚之美。

……

正是凭着“创新、创业、和谐、超越”精神,淮安工业园区人在一张白纸上绘就了最新最美的图画,成功引进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有力地支撑和推动了园区又好又快发展;也正是凭着“创新、创业、和谐、超越”精神,园区人响亮提出了“总量争百亿,财政超十亿,建成生态区,基本现代化”的“十二五”奋斗目标。

三张“王牌”寻求突破

从成立起,淮安工业园区就定下了“一年打基础,两年出形象,三年大变样”的目标。三年实现大变样后,淮安工业园区如何寻求突破?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结合园区实际,淮安工业园区确定今后一个阶段的总体思路:主打“三化”融合、产业特色和生态景观三张王牌,积极构建特色化竞争优势;积极实施产业建设、生态景观、综合配套、民生安居、资本运作、环境打造六大工程,全面建设都市化工业园区;深入开展“项目建设突破年”活动,迅速提升效能化运作水平,不断推动园区实现跨越发展。

“三化”融合牌——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三化”融合,建成淮安现代工业体系的样板,全力推进工业和城市融合协调发展,实现共存共生共荣。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统筹考虑安排先进制造业、生产服务业、生活服务业,尽可能在经济半径内全面满足当地居民就业挣钱、物质文化消费等需求,实现产业兴旺、人气兴旺。

产业特色牌——按照都市工业的发展要求,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坚决杜绝引进污染项目,以现有产业项目为支撑,以大项目为龙头,加快推进汽车机械、纺织服装、食品医药、光伏电子、节能环保五大产业发展,瞄准“高、大、名、外、绿”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整体招商,全力引进全省有位置、全国有影响的重大项目,确保引进1个以上“一步登天”项目。今年以来,园区抽调精兵强将分成3个招商小分队赴长乐、福州、厦门等地开展招商活动,成功举办3场投资说明会,180多家企业参会,签约工业项目12个,签约项目协议引资额超80亿元。

生态环境牌——“一个园区的发展,需要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但最重要的是生态环境,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河流,有风景如画,还有鸟语花香,这样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客商投资创业发展的福地。”仲凤笔认为,生态是淮安发展的最大王牌,在工业园区建设中更应得到充分体现。目前淮海南路两端入口景观已经建成,古盐河生态公园进入最后扫尾阶段,初步形成移步换景的生动景象;总面积30万㎡道路绿化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之中。

打好三张“王牌”,工业园区的突破之路不停歇。我们欣喜地看到,这里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功能配套日趋完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社会大局安定和谐,呈现出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良好发展势头。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