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斗门招商引资七箭齐发 剑指“三高一特”产业项目(图)
2012
11/23
09:02

在珠海今年经济运行总体走势增速低位的大背景下,斗门区率先传来招商改革强音。昨日,记者从斗门区获悉,为加快理顺招商引资体制机制,科学谋划“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斗门区集中推出了七大招商引资政策剑指“三高一特”产业项目,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斗门区经济发展参与全球经济中高端竞争打坚实基础。专家认为,斗门探索招商引资的路子,具有典型示范意义,拥有充分的土地资源,斗门地区招商引资应根据自身优势选优资、选大资。

斗门发力招商,盼引来金凤凰。

系列政策奠定崛起基础

记者从斗门区获悉,为加快理顺招商引资体制机制,科学谋划“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斗门区集中推出了七大招商引资政策剑指“三高一特”产业项目,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七大招商引资政策包括《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和《斗门区招商引资奖励办法》、《斗门区招商引资考核奖励办法(试行)》、《斗门区鼓励引进总部企业实施办法(试行)》、《斗门区扶持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实施办法(试行)》、《斗门区鼓励支持企业上市的实施办法》、《斗门区促进企业增资扩产若干措施》等六个鼓励招商办法和扶持民营企业施行办法。

近年来,中国北车、玉柴船动等一些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地和建设,斗门经过多年的产业发展积累已初步形成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智能家用电器、临港先进制造三大产业骨架。但不可否认,斗门区还存在的经济基础薄弱、民营经济总量不大、欠缺总部经济等发展难题,七大招商政策分别针对了上述问题进行了具体的部署。

根据部署,斗门将以系列招商政策理顺体制机制,谋划打造“三高一特”现代产业体。“系列招商引资政策是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推动‘蓝色珠海,科学崛起’的具体举措。”斗门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梁元东表示,将以系列招商政策为抓手,打造斗门“三高一特”产业体系。他称,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斗门转变发展思路,在短时间集中推出7个政策,针对高端制造业、新兴产业等作出相应奖励政策,希望能加快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促进经济参与全球经济中的高端竞争。

剑指“三高一特”产业项目

在过去的招商引资政策上,斗门出台过相关支持招商政策,取得不俗成绩,吸引了玉柴船动、伟创力、北车集团等一批优质的龙头企业。此次集中出台七大政策,力度将更大、更为系统、更加专业。

《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提出,将成立区投资促进局。斗门区投资促进局是区政府直接管理的单位,该局通过整合区属单位的招商引资职能,代表区委、区政府对全区的招商引资工作进行统筹、指导、协调和考核。这意味着斗门区招商专业化、系统化。

据了解,七大系列招商政策中重点发展“三高一特”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按“做优一产、做大二产、做强三产”的思路,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新型工业化、现代农业发展,突出集群、特色、商端,推进工业集聚式、集群式、特色化发展。

根据安排,斗门区将开展驻点招商、代理招商、产业链招商、网络招商和聘请招商顾问等多种形式的创新招商引资活动。深入北上广等产业集群发展成熟地区驻点,变被动招商为主动上门招商,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开展产业链招商。

全力将富山工业园打造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将新青工业园打造成为全省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发展示范区,将生态农业园打造成具有岭南农业特色的全国一流农业科技示范园,构建现代产业招商载体。

斗门区委副书记、区长周海金表示,抓好招商引资,对斗门当前和未来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有了项目,我们就有了投资、有了后劲、有了效益。

在七大系列招商政策中,其中针对招商奖励出台了3项奖励办法。如引进符合要求的工业项目,将按项目引进资金的6‰给予奖励;如引入符合要求的第三产业项目,则按项目登记注册一年内到位的引进资金的2‰给予奖励。同时,对引进总部企业落户斗门的,按总部企业第一年地方直接经济贡献的10%给予。上述三项奖励中,最高奖励均可达100万元人民币。

千万元扶持民企做大做强

民营经济总量偏少,结构欠优一直是斗门区经济发展的难题,去年民营经济工业总产值仅占全区GDP7%,民营经济还存在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企业实力不强、吸引人才难和融资困难。

针对上述困难,《斗门区扶持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实施办法》提出,成立由区发改、科工贸信、财政及园区等单位组成的扶持中小微企业融资工作领导小组。推动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优化中小微企业的贷款审批和分类管理流程,建立便捷高效的贷款经营管理模式。

与此同时,从2013年起,区财政预算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用于民营经济发展。对新引进的民营企业总部,符合条件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直接奖励。在1000万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将重点用于支持民营企业科技研发、节能技术改造、品牌建设、市场开拓、技术改造、创新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四位一体”融资平台建设。

根据工作安排,斗门区将带动民间资本组建商业性担保机构,在3至5年内培育1至2家注册资金达1亿元以上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并推动新型金融服务,新组建2至3家小额贷款公司,设立1家村镇银行。以及加大对企业上规模、再投资项目奖励政策,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投入。

专家点评

招商引资要注重软环境建设

熟悉区域经济发展的广州市社科院彭澎认为,对后发地区而言,面临着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招商引资无疑是推动后发地区后发赶超的强力引擎和第一推手,是后发地区实现洼地崛起的必由之路和终南捷径。

彭澎认为,斗门区连接中山和江门,是珠海建设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重要支撑,斗门探索招商引资的路子,具有典型示范意义。具有充分的土地资源,斗门地区招商引资应通过大项目带动,选优资、选大资。

另外,斗门区招商中应注重发展投资软环境,始终突出环境招商,重在发展农业产业化,始终突出农业招商。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结合农业特色开展招商引资。

民企声音

福联造型材料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树忠:奖励政策出台对我们是极大的利好,我们可以加大科研力度,申请100万元的奖励。

珠海市钜鑫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旭辉:斗门区对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一系列扶持和鼓励政策,特别是对技术创新给予多项奖励,我们感到动力十足。

民企关注政策

《斗门区鼓励支持企业上市的实施办法》:企业完成股份改制工作阶段,区政府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企业完成上市辅导期阶段,区政府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企业获批在境内上市且所募集资金主要投放在斗门的,区政府给予一次性奖励50万元;企业在境外上市成功并确定募集资金主要投放在斗门的,区政府给予一次性奖励80万元;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再融资,并确定募集资金主要投放在斗门的,区政府给予一次性奖励50万元。

《斗门区促进企业增资扩产若干措施》:增资扩产企业对斗门区新增直接经济贡献(直接经济贡献指企业所得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地方分成扣除税收成本后的部分)由区财政给予奖励,数额为按照该企业年度直接经济贡献比上一年度增加部分的35%进行奖励。增资扩产企业年度直接经济贡献增量达到200万元以上的,由区财政给予不超过5名高管人员奖励,数量为上述高管人员的个人所得税地方直接经济贡献的35%。在一个年度内新注册资本金超过5000万元的增资扩产项目,按新到位注册资本金额1‰的比例进行奖励,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斗门区扶持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实施办法(试行)》:从2013年起,区财政预算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用于民营经济发展。对新引进的民营企业总部,符合条件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直接奖励。在1000万元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将重点用于支持民营企业科技研发、节能技术改造、品牌建设、市场开拓、技术改造、创新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四位一体”融资平台建设。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