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西溪创意产业园:打造湿地上的艺术庄园(图)
2012
12/12
08:33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航拍图

杨澜、潘公凯、余华、赖声川、朱德庸……如果不是西溪创意产业园内林立的指示牌证明这些文化名人确已签约入驻,你可能很难想象,“名人立园、影视强园”的发展战略真的要在杭州的土地上播种了。

不同于杭州白马湖、上海新天地等其他形态的产业园,西溪创意产业园有其地理位置上的天然优越性。作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园有条件将园区定位于高端创意人才聚集地和高端影片、电视剧制作地。不过,也正因如此,西溪创意产业园相比于杭州其他创意园区稍有些“不接地气”.

西溪主打“文化 影视”

如果说“看不到蒙马特山丘的地方就不是巴黎”,远离了西湖与西溪的杭州便也不见得是杭州。西溪这片带着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土壤,在时尚创意与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将产生怎样的火花?

从天目山路一直向西过紫金港路,便是冯小刚《非诚勿扰》片段的拍摄地--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自宋高宗赵构“西溪且留下”始,无数文人墨客为其千回百转的河湾不吝笔墨。而如今,西溪创意产业园在公园东北角的桑梓漾区域诞生,被辞章与水彩浸染了800多年的西溪不曾寂寞。

走近位于文二路的园区东口,创意园导游图在盎然的绿色掩映下介绍着产业园的情况:园区占地0.95平方公里,分为两大功能区块、三大主力业态。其中,西区为艺术村落区,主要由各类创意工作室、艺术创作和展示、艺术经营机构和配套商业组成;东区为创意产业区,主要由创意产业企业总部、大型创意产业机构和研发中心等组成。

“文化”和“影视”是西溪主打的两张牌。据园区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2009年11月开园以来,产业园的项目定位以影视和文学艺术产业为重点,目前已引进影视动漫企业24家,占园区内企业数量近90%.

除了华策影视、长城影视等影视类企业总部驻点产业园外,从园区内林立的指示牌可以看出,吴山明、程蔚东、余华、朱德庸等20位文化界名人也已在此集聚。生态和文化的交汇、名人与产业的结合是西溪创意产业园的独特之处。

产业园年产值超8亿元

如果要问创意产业是如何化“艺术”为“产值”的,不同业态的园区有不同的回答。就西溪创意产业园来说,两大主力--“名人”和“影视”是其重要价值点。

据了解,今年,入驻作家余华完成了首部散文集《十个词汇里的中国》;崔巍担任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艺术节总导演;朱海担任“五一”劳动节晚会中央电视台总策划及喜迎十八大文艺晚会主创;麦家出版作品《刀尖》等,名人的好多精品力作,都是在园区里酝酿构思或创作完成的。

另外,根据园区管委会提供的资料,西溪创意产业园目前已被授予“浙江省影视创作拍摄示范基地”“浙江省电影审查中心”等称号,形成了以剧本创作、影视拍摄、制作、电影发行、院线放映为主要特色的文化产业布局。2011年,园区年产值8.31亿元,电视剧年产量达1200集,占杭州市出品总量的72%,占浙江省的55%以上。

西溪样本高端而神秘

西溪创意产业园并不容易了解。或许因为名人入驻的关系,产业园在管理上较为严格,除了进园需登记外,也不允许楼房外景拍照。此外,对于园区包括租金等在内的经营状况,工作人员表示“我们的情况不同”而未予透露。

另外,西溪创意产业园也被赋予了很高的期望。西溪湿地管委会办公室负责人刘想曾提到,计划用3年时间形成一个集艺术创作、艺术交易及文化、休闲、旅游为一体的ART-Mall,成为全国知名的艺术家集聚地和国家级的艺术产业示范园。

西溪没有样本,在文化创意被作为产业进行规划的时候,西溪创意产业园就需要为其独特性而多费一番心血:生态、文化、名人、产业之间的平衡如何掌握?如何不负众望成为杭州市创意产业的又一张金名片,还需要经营者下一番苦心,好好思考。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