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南海高新区总体规划发布打造中国智造先锋地
2014
01/08
11:51

南海高新区近期建设空间格局:“一核两镇、三纵四横、五城六湖十园”。

■一汽-大众。资料图片

■中部南海举行人才对接会。资料图片

佛山南海高新区的总体规划前日对外发布,南海高新区国土规划局局长招思源3年来的心头大石总算落了下来,接下来就要按照战略目标和定位方向大踏步前进了。

推荐阅读:佛山市南海高新区将打造自主创新智库

在他所在办公楼附近,正是南海中部智库城,这里环境优美,坐落了多所高校。不远处,佛山(力合)科技园和佛山科技一条街正加快建设,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个曾经靠规模带动的工业园区,如今融入更高层面的统筹和战略定位后,将迎来发展的“第二春”。

根据规划,南高区定位为珠三角国际科技园,战略目标是要打造成中国制造业城市创新的先锋地区。

在中国规划研究院深圳分院总规划师罗彦看来,自主创新将是南高区未来发展的引擎,这一理念也被植根于新规划中,“推动‘产、金、科’三融合,南高区要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升国际化水平实现华丽转身。”

人们无不期待,在这片400多平方公里的热土上,一座国际化科技创新园区正破茧而出,顺势腾飞。

规划出炉

指引中部南海崛起

昨日清晨,知名网友“@樵山潮人”发微博称:“三年完成南海城变定局,新一轮工作重点拟集中在聚焦集聚上:轴线集聚。东部城市南海‘灯湖中轴’(南阁北楼中门);中部产业‘纵横四轴’(佛高区之核),西部南海文旅‘一心两脉’(佛山文旅绿芯),如何聚焦轴线,凸显轴线,将是新一年推动南海产城人融合深化的重中之重。”

事实上,自从佛山高新区核心区从禅城移师南海后,南高区便承载起南海未来产业发展的希望。在“中枢两翼,核心带动”的发展战略下,南海高新区所代表的中部南海如何发力突围,如何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如何实现产城人融合发展,一直都是市委常委、区委书记邓伟根一直在思索和研究的难题。

随着历经三年酝酿的南高区总体规划出炉,一幅全新的经济蓝图展现在世人眼前。根据规划,南高区定位为珠三角国际科技园,着力打造成南海跨越发展的排头兵、先进制造业的主基地、科技创新的先行园、国际合作的引领者、产城人融合的示范区,最终目标是要打造成中国制造业城市创新的先锋地区。

“从1998年启动南海信息产业基地建设,2008年实行‘一区六园’管理体制,再到2012年的佛高区‘二次创业’及2013年‘雄狮计划’的启动,南海高新区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发展浪潮。”尽管蓝图已摆在眼前,但让招思源担忧的是,在全国90多个高新区排名中,佛高区排名仅在40名左右,“成绩单”并未因园区极具优势的孵化、国际化程度而有所改变。

邓伟根表示,南海“东中西”的格局及五大园区各有特色、优势,其中中部南海若要崛起,产业智库则是核心,“五园区应该要有一盘棋的思想,根据各自的特色进行招商管理,要有清晰的定位和指引,而不是打乱仗。”这般用意,在上周“禅南三”三区合作中便可见端倪。而此番南高区总体规划的发布,则很大程度上为接下来的南海中部崛起提供了更明晰的方向。

智造集聚

力促产城人融合发展

总体规划发布后,南高区范围拓至400多平方公里,集聚了优美的山水环境及整车汽配、生物医药、环保装备、新光源等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处名副其实的创新先锋地。

黎锐恒是南海创达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设计主管,公司就在大学城科技街的崇贤楼。安静的办公环境给了他潜心设计的氛围,但一到下班便产生困惑。黎锐恒说,公司旁的个别办公场所经常换了一家又一家,因为园区缺少配套,很多科技公司来了又走,他们更喜欢去广深等发达城市发展。他坦言,这几年公司在招人才时,屡屡被问到公司的所在地,周边的生活配套等问题。

这些问题招思源早就看在眼里,所以在与专家制定南高区总体规划时,产城人融合被放到了更高的要求。

“放眼全国,上海、北京、武汉等地的科技园区走的是自主创业之路,南高区作为佛高区的核心园区现在正处于创新驱动阶段,必须做好产业助推器的角色。”罗彦表示,南高区要更注重研发、孵化功能;三水重在打造生产基地的承接;禅城重在服务设施的搭建,这次规划保证了五大园区错位发展,起到互补互融的作用。”

环顾兄弟城市,较近的有横琴岛、广州萝岗开发区,他们要么被放在较高的战略层面,要么把高新区作为行政区域来运作,统筹力度顺畅;较远的则有美国硅谷科技园,其区域范围远远小于佛高区,却以优美环境、创新智造成为科技名片,无不是南高区学习的榜样。

罗彦认为,以前工业园区的发展靠的是规模带动,现在南高区将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升国际化水平来取代这种发展模式,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高新产业集聚发展。”

根据新规划,南高区将着力打造“一核两镇三纵四横五城六湖十园”的城市空间结构,通过开创以园造城的新路径,探索产城人和谐发展的新模式。“3年内,我们将对南高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教育医疗等配套元素逐一补齐,完善骨干路网交通,提升生态环境改造。”招思源说。

新规划重点解读

区域意义

珠三角枢纽门户

作为广东省首个县域高新区,这里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紧连广州,毗邻香港、澳门,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经过多年发展,如今南高区已成为珠三角主要的经济区域和广东腾飞计划的重要推动器,是珠三角西向辐射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等大西南地区发展轴上的战略节点与枢纽门户,是珠三角核心区与外围城市(肇庆等)合作交流的中间站。

这里不仅是区域门户通道,而且是区域综合服务枢纽,拥有广佛四大主站场之一的佛山西站,未来它将打造成广佛外圈层生态宜居城,将成为带动广佛都市区西部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广佛都市区向西辐射的重要节点。

产业

创新智造是核心

在南海中部,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绝对是个“明星项目”。业内人士预计,一汽-大众项目将拉动100多个相关产业、预计2000亿元配套产值的集聚。在它的带动下,南高区也变得更有底气,成为佛山最炙手可热的产业基地。

目前,园区内已形成“以光电产业为特色品牌,以新材料、环保产业、生物医药等产业为战略增长点,以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家电等支柱产业为重要支撑”的“1+3+3”产业布局,引领区域经济不断实现新的跨越。

按照规划,南海高新区定位为珠三角国际科技园,战略目标是要打造成中国制造业城市创新的先锋地区,将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升国际化水平为抓手,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高新产业集聚发展,着力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促进金融与科技联动,形成创新、创意、创业“三创”聚集效益。

交通

力促骨干路网提升

“路网就是城市的脉络,好比血液系统,在承载交通的同时,也承载了许多市政管线。”招思源介绍,根据整体框架,南高区牵扯的交通在对外交通层面上起到门户作用。

2013年“雄狮计划”启动了虹岭路、信息大道、博爱路等骨干路网提升,目前骨干式路网已形成。“南高区将打造成智库中枢、产业中枢、公共服务中枢、交通中枢,并以佛山一环为轴线,构建三纵四横主干道路网络,构筑起‘东智西城,南北对流’的城市发展新格局。”招思源透露,未来两年还将就兴业路、禅西大道北延线虹岭路、上下柏立交跨线桥、博爱路西延及三环西路等道路进行改造提升。”而市民普遍关注的佛山西站项目,其核心是轨道交通、高快速路网及区域内的骨干路网,目前项目也在有序推进中。

招思源表示,在进行道路提升的同时,沿线电力、供水、燃气、排淤排污等城市建设也会同步推进。“总体规划不是一张挂在墙上好看的规划图,而是真正从系统上梳理脉络,尤其是围绕佛山西站整个交通网络、交通管理进行梳理,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计划建议。”

城市

博爱湖将建高新区CBD

根据规划,南海高新区将着力打造“一核两镇、三纵四横、五城六湖十园”的城市空间结构。

其中,以博爱湖为核心打造南海高新区CBD中央商务区,加速提升狮山、丹灶两镇的城市配套水平;构建三纵四横主干道路网络,形成中心城区、丹金新城、枢纽城、汽车城、智库城等功能互补的城市服务区域,结合博爱湖、孝德湖、仙溪湖、东湖、西湖、仙湖等优质生态环境;构建博爱湖公园、丹金中心公园、南海中央公园、孝德湖公园、大浩湖公园、西湖公园、佛山植物园、仙溪康城公园、东湖公园、康园等十大公园。

“南高区将保留12个生态片区,构建大公园绿地体系。”招思源介绍,总体规划提出不再延续原有发展模式,降低工业用地比例,提高居住、公共设置和公园绿地的比例。

让人期待的是,南高区将规划打造“郊野公园(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区)-城市综合公园-社区公园”的大公园体系,最终形成12个生态片区、多廊道、五个中心景观节点、多公园的生态框架。

专访

三年内完善

园区城市配套

南海高新区国土规划局局长招思源:在惠民利民方面,根据“雄狮计划”的要求,2013年初,南高区正式拉开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公共服务、教育、医疗卫生及相关配套建设。我们希望通过3年时间,把高新区城市配套建设元素一一补齐。针对区域内的需求提供更加高层面的目标,结合佛山西站等区域资源,让中部南海发挥出强有力的引领带动作用。

未来的南高区将探索产城人和谐的开发区新模式,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从规划上做到有效保护现有的、已有的生态资源,适度调整原有的、既有的、工业已破坏的片区。整理出来的产业区域将以优化环境、转型升级、环境改造提升为发展方向。

专家点评

做好产业网络构建

中国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总规划师罗彦:规划其实是共识的方向。在全国91个高新区排名中,南高区并不是“优等生”,而目前做得较好的不过是一些国际合作平台的打造,以及一汽-大众项目和一些孵化论坛的搭建等。在这块具有优势的领域上,也只是排到全国第27位。

这些差距决定了总体规划会更关注自主创新领域,尤其是要做好产业网络构建。产业智库早年是南海软件园,那时候高新区的雏形在慢慢培育中。而此轮规划的出台,将使智库平台发挥更大作用,要求我们要善于把产业网络、孵化器及镇级实验室有机整合起来,以此弥补创新能力的不足。同时要把相关产业孵化器形成品牌,把产业、金融、科技融合提升,才能避免企业的单打独斗。

目前,一座高技术园区的生产总值普遍能占到一座城市生产总值总量的一半,所以更需要把南高区列为重点平台去抓。

网民连线

网友“C5forever”:南高区的宏图伟略要实施离不开人才,狮山应该配置好足够的上档次的生活配套去留住人才。

网友“小白”:南高区环境保护得很好,希望未来在产业、城市发展的同时,生态保护依然能放在重要地位,在看到一汽-大众这样大型企业的同时,也能看到山水美景。

网友“黑玫瑰”:身边有朋友在狮山置业了,都说这里环境好,现在看了新规划,越来越觉得狮山会更好。

策划/统筹 吕啸天 文/珠江时报记者 何美芬 通讯员 谭婉捷 黄浩 图/珠江时报记者 黄植阳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