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贵州工商联:释放政策红利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
2014
01/21
11:47

日前闭幕的贵州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贵州省政协委员、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刘朝容代表工商联作大会发言时指出,贵州如何在这场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考中交出合格的答卷,毫不动摇地继续加力发展民营经济,争取以民营经济的高速增长带动全省经济“井喷式”发展,是关键的关键。当下特别需要贵州痛下决心,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释放政策红利,从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做大总量、为企业发展提供要素保障、改善投资环境、减轻企业税费负担以及提振企业发展信心等方面做几件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强信心的举措,强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大发展。

据了解,尽管去年贵州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4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43%;民间投资实现5000亿元,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48.54%;个体私营企业达120万户,比上年增加26.2%。但仍面临着较大压力和差距,即:一是市场主体少,转型压力大。由于大多数民营企业仍多以粗放式经营为主,经济规摸小、产业层次低、创新能力弱、产业布局散、缺乏核心竞争力,科学发展的内生动力尚未形成。加之企业要素成本增加、经济通胀压力加大等不利因素交织,非公企业普遍出现平均利润下降,使企业的投资意愿淡化,从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二是自身素质低,企业人才匮乏。省工商联调研显示,仅有40%的企业把“加大研发力度,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作为应对发展压力的策略。企业经营管理“重人情,轻治理”的情况较为普遍。企业各类人才严重缺乏。据统计,2012年全省非公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7.39万名,专业技术人才20.1万名、技能人才5.3万名,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三是老问题困扰,发展无法松绑。一直以来,门槛高、审批难、用地难、融资难、负担重、政策落地难等老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困扰民营企业,成为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顽疾”。

为此,工商联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支持民营企业做大总量。放宽国有企业经营管理限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参照上海市已出台的“国资改革20条”,尽快出台贵州的实施意见,鼓励、支持民营企业打消顾虑、放下包袱、放心放胆,全面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改制,解放国有企业生产力,推动民企入黔,做大民间资本总量;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依托本土企业,通过“以商招商”方式催生更多投资;进一步扩大“3个15万元”和“万户小老板”政策受惠范围,加大对已受惠企业的跟踪服务,充分发挥他们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更多的应届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城镇失业人员参与自主创业,形成全民创业、创业光荣的良好氛围。

二、为企业发展提供要素保障。拿出实招,解决用地办证难。对全省民营企业办理土地使用证问题开展专题调研,集中力量解决一批企业土地使用证办理问题,彰显政府为提供民营企业要素保障的决心;改革现有金融体制,全力争取中央支持,支持、鼓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贵商银行(行情 专区)”,通过发挥金融杠杆作用,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尽快出台专门措施,以政府补贴+企业出资的方式,鼓励、支持企业与中职、高职等职业院校合作,通过委托培养、校企合作等方式,解决企业招工难、用工难问题。

三、改善投资环境。建立合理的环境评估机制。委托商(协)会或其他社会组织,就各地政府行政管理、企业经营法治环境、企业税费负担、金融服务、人力资源供应、基础设施条件、中介组织和技术服务以及企业经营的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行情 专区)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各地绩效考核重要指标;推行第三方评估机制,参照国家发改委委托全国工商联开展第三方评估的办法,委托工商联或行业商会,就政府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第三方评估,形成监督政策落地、评估政策有效性的良性运行机制。

四、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科学制定财政预算增长指标,涵养税源、藏富于民。防止层层加码,涸泽而渔;在民营企业较为集中的白酒生产、农产品(行情 股吧 买卖点)加工、民营小水电等领域全力争取国家税收优惠,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对所有职能部门下属行业商(协)会的收费行为进行彻底清理,取缔所有不合理、不合法的乱收费项目。

五、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整合优化投资投诉机构,设立统一的民营投诉中心,坚决查处各类侵权行为;督查各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兑现情况,树立政府诚实守信的良好形象;督促并帮助各市(州)县政府融资平台清偿债务,维护政府信用,增强民间资本参与政府基础设施建设的信心;维护交易公平和司法公正,对社会反响强烈的侵犯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和个案要坚决查处,错案要坚决纠正,维护法治贵州公平正义。

推荐阅读:贵州省平坝打造3个百亿级工业园区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