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 家级开发区,是国家最 早设立的49个国 家级经开区之一,处于长春市向东北拓展的工业主轴线上,是长吉图国家战略的前沿阵地、长东北开放开发先导区的核心区和起步区,长春向东发展的门户。现行政管辖面积112平方公里,辖四街一镇,常住人口近50万人。
建区以来,长春经开区始终坚持工业立区、产业立区理念不动摇,紧紧抓住实体经济和对外开放两大主攻方向,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汽车零部件、农产品深加工、现代服务业三大支柱产业为主导,光电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国际贸易等战新产业共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全区目前拥有各类市场主体5.5万户,其中四上企业571户,规上工业企业136户,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和纳税千万以上企业近百户,长春市100强企业占三分之一。工业年产值千亿元,是长春市除一汽集团外最 大工业经济体。
为提升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水平,2011年,吉林省委省政府、长春市委市政府依托长春经开区建设了省内首 个综合保税区——兴隆综保区,2014年封关运营,目前与经开区实行 “一支队伍、两块牌子”的运营管理模式。已具备铁路一类口岸、汽车整车进口等五大口岸和内陆港、进出口商品展览展示交易等五大平台功能,“海陆空铁”四位一体的通道建设基本成型,特别是在吉林省率先开通的“长满欧”中欧班列,平均节省综合物流成本40%以上,辐射范围、发车密度、服务水平等均位于东线中欧班列前列,有效加强了与沿线各国的贸易往来,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综保区园区业务额连续多年在东北地区稳居首位,为省内外2000余家知名企业提供通关、报关、中转、物流等进出口服务,已经发展成为吉林省、长春市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长春经开区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 一要务,把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作为重中之重,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推产业创新和转型升级,千方百计稳增长、调结构、促投资,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快速稳定实在的增长,实体经济主战场的地位更加凸显。累计批准设立企业7000多户,其中外资企业700多户。有29个国家和地区的84家跨国公司来区投资兴业,世界500强投资兴办的企业46户,占长春市的一半以上。
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终致力于营造一流的投资环境,累计投入近20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配套,建成区面积已达60平方公里。修建了水、电、气、热、通讯等源头设施。精心修建了国际会展中心、写字楼、学校、医院、体育场、网球馆以及花园式居住小区等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完全可以满足中外客商的投资需求,通过了ISO14000环境质量体系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双认证,成为国际认可的绿色、规范化投资区。
远景规划
未来,经开区将立足长东北,着眼长吉图和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面向东北亚和全球,加强区域协同与联动,全方位、深层次推动“五大发展”,综合实力跻身国 家级开发区第 一梯队行列。
——建设长吉图产业升级先行区。着力推进创新发展与绿色发展,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创新、科技创新来打造新增长点,着力带动传统支柱工业向中高端迈进,大幅增强新兴产业、生态循环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撑作用,集中打造五大产业板块,实现由追求速度向追求质量转变,由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发展转变,成为科技创新驱动和绿色集约发展的示范区。
——建设东北亚开放合作示范区。着力推进开放发展,以兴隆综保区建设发展为重点,充分发挥两区叠加的独特优势,构建立体大通道,促进区域大通关,创新保税业务模式,推动综保区成为“一带一路”东北地区向北开放的桥头堡,成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培育吸引外资新优势的排头兵,打造开放程度最 高、体制机制最 优、产业特色最 鲜明的东北亚开放合作示范区。
——建设长东北产城融合引领区。着力推进统筹发展,强化区域统筹联动,以产业创新、开发开放引领城市功能、景观形象、社区层次质的跃升,重点建设五大生活板块,打造承西启东、价值崛起的现代化国际化新城区。打造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和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建设新型城镇化发展高地,加快圈层式辐射,打造长东北产城融合引领区。
——建设区域投资环境样板区。着力推进安全发展,建设生产与社会安全环境。在发展理念、管理方式、体制机制等方面加快创新探索,建立以管委会为主体、兼具行政区优势的新型体制机制,巩固灵活高效、亲商务实、以人为本的服务优势,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为产城融合提供切实保障。建设法治政府,实现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由硬环境见长向软环境取胜转变。
——建设园区生态文明先锋区。紧紧围绕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制度,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创新,创建具有东北特色的生态工业示范园,提升绿色增长、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的创新驱动能力;优化空间规划体系,落实用途管制,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建设园区生态文明先锋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