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林甸经济开发区:用能力转化实力 用作风转化资源
2022
11/28
14:12

“盐碱地,涝洼塘,干种地,不打粮。”作为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大自然赋予黑龙江省林甸县的恩赐并不多。

“下雨就内涝,不下雨就旱。”对此记忆深刻的姜广猛,如今是林甸县畜牧兽医局局长。“没别的办法,我们只能认准一条道,硬干出来!”姜广猛说。

林甸人果真干出来了:在工业方面,规上企业33家,202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7.13亿元,同比增长45.48%;全县奶牛规模牧场发展到33处,奶牛规模牧场数量、日交售生鲜乳量、生鲜乳质量位居全省首位、全国前列。

从“掌中宝”到33家规上企业

2017年以前,林甸县是黑龙江省63个县城中唯一没有工业园区的县,仅靠伊利一家“掌中宝”企业苦苦支撑。

转机出现在2016年初,新一届县委班子提出强力实施“工业强县、项目立县、产业兴县”三大战略,累计投资近5亿元建设基础设施和配套工程,提升招商吸引力和项目承载力。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赴北京、山东、江苏等地考察。县委书记晋伟更是创造了“5天跑7个省,对接11家企业”的超强纪录。

大自然没给林甸优越的资源,林甸人就创造人工的禀赋。

自黑龙江林甸经济开发区成立以来,从“园区领导包保、牵头科室负责、相关科室配合”“一个企业(项目)、一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大原则,到“店小二”“私人定制”“一分钟响应”的细节创造,林甸人为服务园区建设发挥了自己最大的力量。

2019年,林甸经济开发区升格为管辖面积最大的省级经开区;2021年,园区规上企业33家,主营业务收入50.05亿元,税收收入8855.01万元。

“畜牧无小事”抓出东北第一

“培育壮大立县兴县特色主导产业,特别是强调要推进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发展。”在不久前召开的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党代表、林甸县委书记晋伟再次阐明了“畜牧强县”战略。

62岁的于永学是花园镇永兴牧场的老板,眼看着林甸的畜牧业发展前途无量,就琢磨着扩大牧场规模,但两道坎儿却难住了他。

按照原来省里计划拟定的扶持政策,扩群3000头奶牛远达不到享受优惠补贴的最低数目。为帮于永学过这第一道坎儿,姜广猛在今年初就跑到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处进行协调,疫情期间又打十几次电话沟通,终于争取到了优惠政策。

土地审批碰到纠纷,是于永学的第二道坎儿。县委书记晋伟得知该情况后,专门召开了专题会,并当场决定:针对此事,镇长向主管县长一天一汇报,主管县长向书记一周两汇报,直到事情解决为止。于永学的第二道坎儿就这样迈过去了。

付出终于换来了回报。目前,林甸县奶牛规模牧场发展到33处,存栏奶牛9.03万头,日交售鲜奶量1000吨;建成并投产生猪规模养殖场4个,年出栏规模总量达60万头;年屠宰300万头生猪肉食品加工厂,今年6月投产运营。

把贫穷永远封印在记忆里

和绝大多数林甸人的记忆一样,大学毕业生孔德超对小时候的记忆就是穷。2019年,立志建设家乡的孔德超当了永远村的村主任助理,如今已是永远村的村委会主任。回乡三年,治水三年,在孔德超和村民的努力下,如今两条排干渠已建成,困扰村民多年的水患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为了摆脱贫穷,和孔德超一样,林甸县广大乡村干部靠着智慧和韧劲,带领群众把贫穷永远封印在过去的记忆里。

2020年2月26日,林甸县作为黑龙江省最后脱贫的五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退出了贫困序列。全县4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户脱贫退出3563户7432人。令人欣慰的是,仅摘帽两年,林甸县域经济排名今年第一季度已跃升为黑龙江省第11位。

“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保证曾经的贫困户收入持续稳定,确保两不愁三保障。”这是林甸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宋丽娜现在心里最牢固的执念。两年来,她与同事想尽一切办法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力争完成乡村振兴的任务。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