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政协委员建议:工业新城要努力探索发展新路径
2014
01/24
09:34

在台山市政协十二届委员会四次会议上,台山市政协委员、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副主任、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马立均代表台山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作《关于推进台山工业新城开发建设的建议》的发言,该委员认为,台山市工业新城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空间,尽管发展势头良好,但仍存在创新力度不够、竞争优势不明显、缺乏联动效应等诸多问题与困难。

先天条件优越

台山工业新城涵盖台城、水步、大江3个镇(街)大部分区域,规划总面积138平方公里,具备四个优势:一是区域地理中心。位于江门、云浮、肇庆、阳江等4个地级市区的中心交会处,并处于台山和开平两大城区的中间区域,拥有得天独厚的土地拓宽空间。

该委员认为,台山工业新城为江门除中心城区以外经济最发达、产业最集中、基础设施最完善的区域,有台山、开平两大城区,内含开平市水口、台山市大江、水步等3个产业重镇,其GDP总量超过500亿规模。

在人口密度方面,以工业新城为核心的两区3镇人口高度集中,城镇化水平较高,总人口已达50万-100万规模(包括外来流动人口);位处新台高速公路和台山主要交通要道,拥有港口码头也给台山工业新城带来了便利的交通优势。

目前,工业新城以广东省重点产业转移工业园———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台山园区(台山清洁能源(核电)装备产业园)为核心,重点引进清洁能源(核电)装备、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进一步壮大新材料(铝型材)、电子电器、通用专用设备制造、医药化工、古典家具等产业,着力培育创意时尚设计、生物资源、新兴服务业(会议、展览、旅游)、商贸、金融、物流等产业。目前,已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约10亿元,聚集规模以上企业100多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0多家,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49家,年总产值超200亿元。

存在问题与困难

该委员认为,台山市工业新城尽管区位条件优势明显,并且已经有一定的发展,但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与困难,其中,无论是管理体制,还是运作机制,传统模式的成分依然存在,具有自身特色的竞争优势不多,创新力度不够,竞争优势不明显。

同时,工业新城的开发建设仅限于获批的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台山园区,对于整个138平方公里的规划范围缺乏真正意义的行政主导,更不要说与开平市区及水口等城镇的联动效应,缺乏联动效应,对周边城镇辐射有限。

环视台山工业新城的周边,仅江门地区就有包括江门国家级高新区、开平翠山湖新区、恩平米仓工业园等六大园区;各种在建的地市级园(城)区如珠海横琴新区、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等,台山工业新城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

“工业新城建设资金缺口大,用地指标严重不足。”该委员称,按照规划,到2015年包括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台山园区在内的工业新城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共需20亿元,至今筹集投入10亿元,缺口达10亿元。

在用地方面,台山园区获批的规划用地面积太小,用地指标无法满足项目需求,严重制约了工业新城的发展。如已签订合作意向书的美国摩恩、广州雅士空调等10个项目(投资总额95.1亿元),用地指标缺口就达1350亩,道路用地指标缺口达100亩。

多管齐下破解难题

面对台山工业新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该委员认为,首先要努力探索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径。在管理体制机制上,要淡化传统管理体制重行政、轻服务的特点,采用全新的模式,以服务团队的形式突出服务功能,更多的以团队形式而不是岗位形式完成工作,为投资者提供高效能服务;在园区管理服务上,更多地着力于管理服务创新,把打造“科学管理 高效服务”作为差异化目标,向“代理式”、“保姆式”、“全天候式”等更为贴心的服务转向。可以探索利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为企业落户、注册、开工、投产开辟绿色通道。

在运作机制上,严格环保准入制度,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容纳大小企业,聚集人气,以舒适完备的基础设施和生态条件吸纳包括高端人才在内的众多要素向区内集聚,最终打造出一个宜居宜业的产业新城。

同时,突破行政界限,主动引领周边城镇集群发展,利用自身区位优势,通过快速高效的城市交通对接,逐步确立以工业新城为核心的区域性一体化城镇群,打造江门城市经济副中心和珠三角连接粤西地区纽带城市。

在融资平台建设和扩园申报方面,充分利用目前拥有的3家下属国有企业,搭建高效的投融资平台,通过加紧与各金融机构合作,获取持续稳定的建设贷款;主动尝试B T、B O T等多种融资方式,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的稳步推进。此外,积极向上争取各类扶持资金。为解决用地指标缺乏的问题,工业新城要积极做好产业转移工业园的扩园申报工作。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